Translate

2013-09-06

文化、美學、社會、歷史等全面解析邁克爾•傑克遜

 


出處:中網諮詢 轉自:百度MJ貼吧http://tieba.baidu.com/f?kz=695604749掌聲送給——

作者:左岸評論 編輯:自由歌手

【引言】
我已經厭透了受人操縱的感覺。此種壓迫是一種現實存在!他們是撒謊者,歷史書也佈滿謊言。你必須曉知,所有的流行音樂——從爵士到搖滾到hip-hop,乃至舞曲——皆由黑人所創造。然而,這卻被掃到了歷史的邊角裏去!你從來沒目睹過有一個黑人現身于其封面,你只會看到貓王、滾石,而誰人才可謂真正的先驅者呢? 
自從我打破唱片的記錄——我曾打破了貓王的紀錄,我還曾打破了披頭士的記錄——可爾後呢?結果是:他們卻稱呼我為畸形人、同性戀者、性騷擾小孩的怪物!他們還說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膚,不擇一切手段地來詆毀我,所有這些皆為陰謀。當我站在鏡前凝視自己之時,我深知,我乃是一個黑人!

——邁克爾傑克遜
【一、作為流行樂壇巨星的邁克爾·傑克遜】
如若你問,在一個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時代,誰能夠穩坐世界流行樂壇的第一把交椅?那麼,回答是,當今任何一個流行樂壇巨星,不管是美國的當紅歌後瑪麗亞·凱莉,還是英國的流行巨星莎拉·布萊曼等,乃至已故的貓王與約翰·列儂等,誰都無法也沒有條件成為全球化時代流行樂壇的代言人,惟一有充分條件與充分理由成為全球化時代世界流行樂壇之代言人者,那就是邁克爾·傑克遜了。

從個人唱片的發行量上來講,邁克爾·傑克遜在生前,即在20096月之前的唱片銷量,已達7.5億張的天文數字,這一數字已遠遠超過了此前一度被認為不可超越的貓王生前的5億張的驕人成績。因而,從這個硬指標上來講,惟有已故的邁克爾·傑克遜才真正配稱之為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流行樂壇的巨星、天王,鑒於此種情形,至少在未來半個世紀以內,甚至再過四、五個世紀,也幾乎不會出現被後來者打破的可能,因而,邁克爾·傑克遜將長期性地成為一個歷史的神話,這種神話在其生前如此,在其逝後亦如此。抑或曰:邁克爾·傑克遜就是不可打破、不可超越的,若誰要想打破、超越他及其所代表的神話,誰就得首先成為超人,並由肉身而化為精神,就得在挑戰外部世界之極限的同時,還得挑戰人的生理極限,僅此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得具有與這種超人和純粹精神相適宜的社會土壤與文化語境,還必須得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還必須得是一個容忍天才和超人存在的社會、容忍推陳出新及容忍顛覆精神存在的社會,所有這些條件和要素綜合在一起,才能創造世界流行樂壇的神話,才能形成流行樂壇的巨星和天王。

19798月所發行的《瘋狂》(Off the Wall銷量為1000萬張),到《顫慄》(Thriller銷量為1.1億張),到《真棒》(Bad),到《危險》(Dangerous),到《歷史》(HIstory),到《天下無敵》(Invincible),一路走來,邁克爾·傑克遜所完成的一系列作品,一直在引領著跨大西洋兩岸,甚至是跨太平洋兩岸的流行樂壇的風潮,其作品一度成為了世界流行樂壇的重要標誌之一,有時甚至為最重要標誌,其每張唱片都達到了白金乃至超白金唱片的銷量,以至於使其唱片成為了從1979年至2009年這逾1/4世紀中,在全球最風靡的事物。

當然,唱片的白金乃至超白金銷量,僅是衡量其作為流行樂壇之巨星的標準之一,最重要的還不是看銷量,而是看在那些眾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中,有沒有一至兩首能夠跨越時代而綿延向無限遙遠的未來,成為一種永恆之物。流行不一定永恆,而永恆則一定意味著流行。眾所周知,國際流行音樂所遭遇的不可克服的致命問題,素來是並將一直是如曇花一現般地風靡之後即告終結的這個問題!許多曾經風靡一時、流行全球的音樂,沒過上幾年,就無人問津了,抑或僅僅淪為一種懷舊品了,這還是較好的命運了,而更多的則連懷舊品都算不上了。像貓王的音樂作品便是代表,其音樂作品而今僅能作為一種懷舊品,再讓其像當時那樣風行四海,顯然是不現實的。

然而,邁克爾·傑克遜卻至少有兩首音樂作品可以改寫世界流行音樂的這種不幸命運,可以長期風行而持久存在下去,這是這位天王與其他流行巨星的根本區別之所在,這兩個作品分別為:《拯救世界》(Heal the World)和《地球之歌》(Earth Song)。如果沒有這兩個音樂作品,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世界流行樂壇將黯然失色。在這個意義上講,邁克爾·傑克遜是迄今為止賦予世界流行樂壇以永恆存在的惟一一人,是賦予世界流行樂壇這種國際商業現象與大眾現象以不朽靈魂的惟一一人。因為這兩個作品是真正趨於唯美、趨於完美、趨於華美、趨於無瑕,甚至是趨於美奧的作品,而且重要的是,它們還帶著顯而易見的終極關懷。當完美的音樂一旦再與虔敬的宗教情懷相關聯之時,便立即被賦予了一種淩空的精神姿態與飛升的力量,便進而可能跨越滄桑時空而化為永恆。

是故,邁克爾·傑克遜為這個世界創造了一種永恆的經典,這種經典包括其在流行樂壇所表現出的一切,也包括其在搖滾樂壇所表現出的一切,此外還包括其在美學領域、歷史領域、社會領域與宗教領域所烙印給時代之一切,下面將依次道來。總之,邁克爾·傑克遜的確為全球化時代國際流行樂壇上無可比擬的巨星,然而,僅僅將其定位為此是遠遠不夠的,那只是他投影給世界的炫幻亮麗、光彩熠熠的多面體中的一個側面而已,或曰僅是在星空中呈多維度閃爍的一維而已。

除此之外,許多其他的側面與維度也照樣令人驚詫而屏息,照樣令世人所望塵莫及,因為,除了作為全球化時代世界流行樂壇的代言者以外,邁克爾·傑克遜還曾經是一位流行風潮的巨星、搖滾樂壇巨星,這是單就音樂方面與時尚方面而言的,而在其他眾多方面,邁克爾·傑克遜曾經扮演過的人生角色並將長期扮演著的歷史角色還有許多,這些角色至少應包括:大地母親之孝子、環保主義者、大慈善家、行為藝術家、天才與大師、現代神話之終結者、耶穌之歷史投影、超人之化身、悲劇的誕生之某種寫照,等等。總之,不僅傑克遜的音樂業績與影響力是一個神話,其生命現象、精神現象、時代投影與歷史幽靈,更是一個神話。

【二、作為流行風潮巨星的邁克爾·傑克遜】
傑克遜的間諜帽、白手套、流浪漢褲子等,曾成為流行一時、風行於世的東西,特別是他所開創的或由他所發揚光大的月球太空步,以及帶著某種技擊意味的的、旨在將生命意志與個性充分投射出去的舞蹈表演,更是其成為了舉世青少年所競相模仿的對象。爵士味甚濃的黑人舞蹈成了傑克遜在這個世界上的最突出名片,他的音樂表演現場或音樂錄影,幾乎沒有一首歌曲是沒有舞蹈的,凡是有歌,則必將有舞,從而載歌載舞、歌舞一體、歌中生舞、舞中帶歌,成為了傑克遜投影給這個世界的最突出表徵。

嚴格意義上講,傑克遜應該算作世界上第一個歌舞雙棲明星,而且是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不錯,在此之前,貓王在表演現場也常常邊歌邊舞,然而,貓王的舞蹈頂多僅能算是一種身體的自然扭動或誇張搖擺,這種即興扭動與誇張搖擺還是與真正的舞蹈有本質區別的,因為真正的舞蹈是一種帶有難度的刻意行為,是一種專業行為,只有受過嚴格訓練的人才能勝任。傑克遜的舞蹈顯然非常專業——就他所創立的流派而言,他的那種雙腳著地飛旋之後戛然而止的後現代定姿,也並沒有多少學院派的專業舞者能夠達到。

當然,傑克遜的舞蹈存在著較大爭議,這就又涉及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到底何謂舞蹈?除了芭蕾舞蹈、現代舞蹈、體育舞蹈、民間舞蹈以外,世界的舞蹈是否還應該包含其他類型和流派的存在?舞蹈類型與流派是否需要不斷被顛覆?除了正楷式的舞蹈、行書式的舞蹈等規範性舞蹈外,狂草式的舞蹈是否也應有其一席之地?實際上,表達對傑克遜舞蹈之價值以及對其整個歌舞一體之生涯的充分肯定的,反倒是一位鑒賞力極高的電影大家,即曾執導過《基督最後的誘惑》的奧斯卡金像獎得主馬丁·斯科塞斯,這位享譽全球的大導演曾經在紐約地鐵站為邁克爾·傑克遜成功地拍攝了音樂舞蹈錄影《真棒》一片,此舉動就是對上述疑問的最有力回答。

邁克爾·傑克遜不僅極大地影響了流行樂界,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世界流行風潮,以其太空步和頗具某種技擊意味的爵士舞以及相應的行頭,在各大洲掀起了一股傑克遜的旋風,旋風所到之處,無數人為之傾倒和迷狂,其流行狂潮甚至使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皆為之顫慄!
邁克爾·傑克遜不僅深深地影響了世界的時尚與潮流,還跨越世界上最浩瀚的海洋,而深深影響了中國。1980年代風靡整個中國青少年的太空步,就跟傑克遜有著某種關聯。1989年由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現任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的田壯壯所執導的中國第一部娛樂片——《搖滾青年》中的大段舞蹈,也大都是模仿傑克遜之舞姿的產物。

傑克遜的舞蹈動作還直接影響了1990年代初曾風靡中國大江南北的爵士舞蹈,其舞蹈錄影更是無數夜總會、卡拉OK、酒吧、咖啡館等場所所競相播映的熱門內容。傑克遜對中國的影響一直未曾間斷過,即使在當今依然如此。在2009918所出版發行的《環球時報》的國慶專刊中,還將傑克遜赫然列為了影響新中國的60位外國人之行列。該專欄以中國所特有的視角,這樣評述傑克遜道:
美國演藝明星,2009年逝世,邁克爾·傑克遜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是繼貓王之後西方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歌星。他的演唱會在世界各地引起極大轟動,其唱片總銷量已超過了7.5億張,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另外,當今世界各地所迷戀的整容【澄清:MJ整的只是鼻子,而不是整個臉蛋。並且在下巴處加了個歐美人眼中的美人溝】,以及風靡全球的黑髮流行色調,也跟傑克遜存在著不小的關聯。故曰:傑克遜不僅是國際流行樂壇的巨星,而且也是國際流行風潮的巨星。他既開創了企圖掙脫地球引力的一種奇異舞步的流行風潮,又開創了服飾、發色的流行風潮,同時又開創了某種個性張揚、激越放歌的流行風潮。

最後,他還開創了某種思維方式之革命化的流行風潮,他甚至為無比世俗化的、一成不變的世界習俗與思維方式,帶來了某種哥白尼式的革命,使習俗世界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一種生命個性的存在,感受到了一種個性的震盪效應,尤其重要和難能可貴的是,這種旨在綻射人的生命個性與雄性風采和東西,卻不是通過殘酷毀滅的戰爭,而是通過一種娛樂方式以歌舞的美之形式來達到的。亦即是說,傑克遜通過有效改變常常作為戰爭的重要驅動力之一的激情、能量、意志與個性的投射方式,使戰爭的消解成為了萬能,以往通過戰爭才能達到和實現的非經濟和政治的許多目標,而今通過非戰爭的娛樂方式同樣也可以達成,甚至可能是更為有效的達成。此乃傑克遜作用於歷史與社會功不可沒的然而又是一再被忽略的重要價值所在。

【三、作為搖滾巨星的邁克爾·傑克遜】
那麼,緊接著,便會遇到這樣一個疑難問題,作為全球化時代國際流行樂壇巨星和流行風潮巨星的邁克爾·傑克遜,是否又有資格被界定為一名搖滾巨星呢?

回答是:傑克遜完全有資格和條件又同時能作為一個搖滾巨星。從硬體上來講,傑克遜的樂隊所使用的吉他、貝司、架子鼓和鍵盤,與一般搖滾樂隊幾乎完全等同,無非是他的表演現場和錄音製品的鼓聲,調的更接近舞曲鼓聲的要求而已,但這僅是表像。而從內在精神來講,他的比較反叛的歌曲與許多標榜為極端反叛的樂隊的歌曲一樣反叛,一樣充滿不羈的個性,一樣富於顛覆精神。如果傑克遜真的不夠搖滾,那麼,何以大名鼎鼎的槍炮與玫瑰樂隊的主音吉他手斯萊士(Slash)與範·海倫會跟他合作演出呢?尤其是,何以像鮑勃·狄倫、保羅·麥卡特尼等這些國際公認的大牌搖滾歌星,于1987713要參與由傑克遜所發起的拯救生命大型搖滾演唱會並與其同台表演甚至還演唱他所寫的作品呢?

當然,從外在聽覺上來講,應當客觀地承認,傑克遜的許多音樂作品舞曲的成份的確有些過重,吉他音色的原始表現與渲染的成份偏輕,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傑克遜的搖滾感覺。另外就是前面提到的,傑克遜音樂中的鼓聲也太過舞曲化,缺乏搖滾應有的暴虐與摧毀性,以致使其不少音樂顯得不夠重、不夠躁、不夠過癮,以致似乎顯得搖滾味欠濃。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是傑克遜的一個問題,但此問題無論如何都不會也無法削弱他同時作為一名搖滾巨星的地位。因為,重要的是,要看所表達的具體東西,而不是訴諸的具體手段,而從表達的具體東西上來講,傑克遜的搖滾精神可以說不在任何人之下。

單就反叛而言,摧毀是一種反叛,非暴力不合作,同樣也是一種反叛,獨善其身,乃至一種超脫性或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同樣也是一種反叛。第一種情形,鮮明地體現在1968年代巴黎的五月風暴及切·格瓦拉的人生之舉中;第二種情形,鮮明地體現在聖雄甘地的人生之舉中;第三種情形,鮮明地體現在具有獨立人格與精神的君子、知識份子、隱士或超凡脫俗者之人生之舉中。所有訴諸較為徹底的行為方式與存在方式以表達對其時代的不認同、拒絕接受的一切情形,都能構成為反叛。亦即是說,激情摧毀是一種反叛,不屑於摧毀也同樣是一種反叛,超脫昇華並用大愛來稀釋化解一切的,仍然是一種反叛。

如果說,反叛是世界搖滾的最突出表徵的話,那麼,用最多重的反叛方式來充分詮釋反叛這一定義的,就可能非傑克遜莫屬了。在其音樂中,激情摧毀、顛覆秩序、不羈破壞的顯然不乏其有,其不少音樂錄影可資為證。在那些音樂錄影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畫面:馬路下水道的水井蓋被狂暴掀起,憤怒地砸向汽車玻璃;房間排風扇被一把拆去,致使煙霧彌漫;人的虛偽面孔被瞬間撕去而代之以獸的齜牙咧嘴的猙獰面孔;理性之舞被徹底切換為機器之舞與本能宣洩等等。凡此種種,都是激情摧毀的絕佳典例。
在對世俗視界訴諸一種抽象的機器之舞、幽魂之舞式的視覺顛覆,以及在高舉反暴力、反種族歧視之大旗的同時,即在進行激進反抗、有效破壞與摧毀的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傑克遜還有另外的一面,即建構性的一面,以及建基於其上的靈魂昇華的一面,這構成了其區別於幾乎所有其他搖滾者的重要表徵。當然,這樣嘗試的人,在搖滾界也不乏其有,可問題在於在整個搖滾界卻並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傑克遜所能達到的那種程度與境界,那是一種令人歎為觀止的程度,那是一種令人心靈淨化、靈魂飛升的境界。這種至純至粹的精神訴求及其所輝耀的靈界光芒,既在編織並構成著一種無比盪氣迴腸的絢爛王國,

又在以一種純淨而崇高之特質在揚棄、分解著污濁現實之一切,從而以一種隱性的力量,在無形地摧毀著需要被摧毀之一切。這即是傑克遜作為一個搖滾者的最非同凡響之處,他以自身近乎於完美無瑕的形象及所投射給世人的心靈印象,賦予了搖滾樂以靈界之維,賦予了搖滾樂以華彩的篇章與極盡絢爛的境界。這當然同時也是對作為一種顛覆之物的搖滾的一種再顛覆——使搖滾不再醜陋、面目不再猙獰、摸樣不再可怖,從而使其不再僅是一種以毒攻毒的國際噪音。世界搖滾樂壇應當銘記傑克遜才是,因為如若沒有他,就此前蜚聲國際樂壇的搖滾者而言,便沒有人有能力和素質真正賦予搖滾樂以不朽的靈魂。

當然,在上述意義上,大名鼎鼎的英國皇后樂隊(Queen)的某些作品,與傑克遜有些近似,也是旨在在世俗的地平線上,去竭力構築起心靈的聖塔,描繪出一種形而上的璀璨圖景,譜寫一種彩虹般的時空維度,兩者都十分之迴腸盪氣、熾烈無比而撼人魂魄,區別僅僅在於皇后的作品稍偏個人化一些,稍偏個人色彩一些,而傑克遜則更偏普世化一些、普天化一些,且要空靈、飄逸、瑰麗而華美一些。

傑克遜音樂作品的這種普世化、普天化之特質,以及空靈、飄逸、瑰麗而華美的鮮赫表徵,除了跟其在意念方面的普世化訴求與祈願相關之外,更與其作曲結構直接相關,其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大都編配有童聲合唱、混聲合唱以及靈歌的成份,加之其獨特的、無與倫比的極富表現力的嗓音,從而使其某些優秀作品至少成為了搖滾音樂與流行音樂的極品。較通俗地講,成為了搖滾樂壇的一種軟顛覆的極品。從作曲結構上來講,其優秀作品應該算作具有嚴格哥特感的搖滾音樂,因為其作品結構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極其理性而嚴謹,所有的音符與音程都在奮力向上而協力構織著一種空靈的時空,所有的元素在經過巧妙而嚴格的築壘之後而直指蒼穹、淩空欲飛、飄然欲仙。就是說,傑克遜的優秀作品才是真正吸納了哥特音樂的精髓,並與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合唱》在某種意義上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傑克遜的優秀作品、其生平的那幾個極具哥特感的代表作,卻不屬於通常所被界定的歌特搖滾(Gothic rock)流派,被廣泛界定的歌特搖滾所指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歌特搖滾並不追求嚴格的邏輯、嚴密的作曲技法,特別是並不追求通過層層推進所達臻的靈魂飛升之聖境,它追求一種陰暗、迷離、超現實的帶著某種傳說中的中世紀的通俗化與漫畫化的歷史印象,而且,演唱的男聲一般都較抑鬱而沙啞。在此,又引入了另外一個問題:沙啞與搖滾的問題。

通常,較為流行而約定俗成的看法是,歌聲沙啞就是搖滾的寫照,甚至認為越沙啞便越搖滾、沙啞才搖滾、搖滾就等於沙啞。因為只有噪音沙啞、扭曲,才能顯出反叛、滄桑,才具有顛覆精神,才能對傳統審美法則及現行秩序構成破壞與摧毀。而其實,即使不能說這種看法完全不對,也至少可以說此看法以偏概全了。

一些聲音沙啞的搖滾者的確很搖滾,像潘朵拉樂隊,即為代表。但如果以此便斷言,越沙啞者便越搖滾,沙啞便等同於搖滾,那就與事實不相符了。因為眾所周知的事實情形是,在搖滾史上佔有經典地位的幾個領軍人物,像貓王、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弗雷迪·默丘裏(皇后樂隊主唱)等人,其噪音均不以沙啞為突出表徵,羅傑·沃特斯(平克·佛洛德樂隊主唱)與吉姆·莫里森(大門樂隊主唱)兩人嗓音雖然較沙啞一些,但也頂多僅屬於准沙啞或中度沙啞而已,特別是領軍人物傑克遜的嗓音,這種嗓音雖然富於神話色彩但卻具有顯而易見的充滿凝聚力的金屬般,並在必要時還具有某種撕裂感與爆發感,但總體上卻並不沙啞,這也是他有時不被劃為搖滾巨星的似是而非的理由之一。通過對以上這些搖滾領軍人物的某一方面的專業考察與審視後發現,即使不能推出越不沙啞者越搖滾的結論,也至少不能推出越沙啞者越搖滾的結論。

雖然如此,但至少可得出這一結論:越純淨者越搖滾,越純淨者越反叛而越具有顛覆精神。這一結論應該說是經得起事實檢驗的,因為越是純淨高潔之人,便越是與生俱來地容易與世俗及庸常習俗拉開距離並產生衝突,從而便越是具有批判精神、顛覆意識,從而便越是易於喚起並激發出他們的反戈一擊式的人生行動。反叛、顛覆、摧毀、批判等,嚴格意義上講,它們都是一種求真行動;而沉默、中庸、渾渾噩噩與麻木不仁,嚴格意義上講,它們都是一種生命氣象的自我閹割,都是一種自我沉淪,甚至是與假、惡、醜的沆瀣一氣。

純淨而後高潔,高潔而後憤怒,憤怒而後批判,批判而後搖滾,搖滾而後顛覆,顛覆而後摧毀,摧毀而後建構,這個行為公式差不多應視為傑克遜之人生寫照。在這個意義上講,毋庸置疑地,生性高潔、追求完美人生與完美形象及精神的傑克遜,在骨子裏擁有著極強的批判精神與叛逆意識,此種精神與意識之強,絕非一般人所能想像與體味,因而傑克遜的作品裏蘊含有極強的搖滾精神。雖然其作品中的舞曲味稍濃了一些,但瑕不掩瑜,傑克遜依然不失為一個搖滾巨星,無論從其人生的行為方式來講,還是從其作品精神中所體現出的摧毀性、建構性與昇華性,以及從對嚴峻社會問題的全方位敏銳關注和實際介入的角度來講,傑克遜作為一個搖滾巨星都是綽綽有餘的。

最後,衡量一個搖滾巨星的標準,除了其音樂作品、作品精神及作品的社會屬性外,重要的是,還得看他到底投入了多少真正的社會行動。在此方面,列儂、波諾(U2樂隊主唱)可謂表率,他們所投入的社會行動,所進行的正義而勇敢之舉,幾乎不遜色於他們所投入在音樂作品方面的心血與精力,若在這個意義上講,傑克遜就更應被冠之以搖滾巨星了,因為他的社會行為與正義之舉,較之任何一個搖滾者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傑克遜在其代表作《地球之歌》中所呐喊出的一些肺腑之言,就是其行動的真實寫照:

你可曾停下你的步履,去反思此前那血灑的一切?你可曾停下你的步履,去凝望那慟哭的大地、垂淚的海岸?
……森林的蹤影呢?【合:我們作何選擇?】
——被邪惡的理由所焚毀!神聖的大地呢?【合:我們作何選擇?】
——
被宗派所撕裂。黎民百姓呢?【合:我們作何選擇?】
——
我們能給他們一條生路嗎?垂死的嬰孩呢?【合:我們作何選擇?】你可曾聽到其泣喊?
……
正因為傑克遜時刻都能敏銳地諦聽到大地母親的幽泣與哀歎,時刻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人世間最深切的苦難與慘像,他才用自己的行動做了許多義舉,主要體現在上世紀80年代(即在1985年)曾聯合百名歌星舉行了慈善義演《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的這一壯舉,這次全球規模的大型義演,連同電視轉播的版權收益共逾6000萬美元的收益,全部捐獻給了無助的非洲饑民。


【此曲近日被重新灌制用於為海地籌集善款】另外,傑克遜在環境保護方面以靠自己的巨大影響所發出的召喚,所呼喚的一切,所投入的精力與財力,也都讓舉世為之關注乃至震動。

【四、作為大地母親之孝子的邁克爾·傑克遜】 亙古以來,蒼茫大地作為生命的孕生體與支撐物,一直在護佑著、滋養著萬千種生命。早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時代,先人們便堅信:人是由泥土所塑成;抑或,人是由土和一位被殺的神靈的鮮血混合在一起捏塑而成。可以說,如若沒有大地像母親一般的恩澤與呵護,雖然地球上會存在魚類生命,但絕不會出現人類生命。


故而,大地並不僅僅是人類的活動場所,它更首先意味著人類生命的孕生體,而且,大地並不僅僅屬於人類這一個生命物種,它屬於在陸地和空中棲息、生存的所有生命物種。之所以大地還是空中馳翔者——鳥類的生命家園,乃在於所有在空中馳翔的鳥類生命最終都還是需要降落到大地以獲得食物補充、水分補充,特別是需要歇息,另外就是在大地上築巢,沒有任何鳥類可以把巢築在雲端。這說明,大地是所有在陸地和高中生存的生命物種的共有前提、共有家園、共有語境,大地是所有在陸地和空中生存的生命物種的共有母親,人類無權獨佔和壟斷大地,人類必須以無比感恩的心態來面對大地,來回饋大地,來孝敬這位孕生萬物的、無怨無悔而又默然無言的母親。

然而,遺憾和痛惜的是,人類不僅沒有用感恩的虔誠心態來面對和回饋大地母親,反而卻在一味地掠奪和榨取,一味地蹂躪和污染,且越來越如此,更有甚者,人類不僅在蠶食、焚毀著自己賴以棲居的生命家園,還在日甚一日地蠶食、吞噬著其他生命物種的家園,使無限多樣性的生物世界正在以日益驚人的速度發生著遞減與毀滅。值此危難之秋,真正關愛生命者,真正關注人的精神本質者,顯然不是去埋首於經典,或終日高喊空洞的口號,或者恪守獨善其身的做人原則,而是投身于當代最嚴峻、最危急的問題之中,向時代最緊迫的問題在第一時間發出自己響亮的聲音,表達出自己真實的心聲和宣言。

惟有如此,才能吻合這個時代切身需要,才無愧於這個時代所賦予的使命要求,邁克爾·傑克遜曾經正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一直深切地將大地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將自己當做大地母親之孝子,從而以孩子般的純真和虔敬情懷來熱情似火地謳歌大地母親的無限恩情,並呼籲世人一道來關注大地母親,來拯救大地母親,因為大地母親而今已千瘡百孔,大地母親已極端貧瘠便並在晝夜流血。19世紀,人類殺死了上帝,20世紀、21世紀,人類又殺死了大地,殺死了地母,那麼,而今人類還剩下什麼?人類還靠什麼來作為存在之參照、靈魂之歸宿?人類還將靠什麼來維繫生存?

所有這些,正是邁克爾·傑克遜所深切關注的嚴峻命題,作為非專業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其對顫慄不已的大地母親之關注的廣度與深度,較之前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傑克遜曾在其音樂作品中大聲叩問和疾呼道:
我們對此世界都做了什麼?
瞧瞧我們的所作所為,和平的一切呢?
那可是你曾許下的惟一諾言。萬紫千紅的大地呢? 還會浮現嗎?你曾許諾的那些本屬於你我的幻夢呢?你可曾停止邁步去凝神那戰火紛飛中的死嬰?
你可曾停止邁步去反思那啜泣的大地、垂淚的海岸?啊!——
……
嗨,昨日時光呢?【合:我們該如何?】那麼海洋呢?【合:我們該如何?】天堂在墮落【合:我們該如何?】我不能呼吸【合:我們該如何?】那血流如注的大地呢?【合:我們該如何?】我們已對傷痛麻木【合:我們該如何?】那麼大自然的命運呢?噢!——那可是孕育萬物者呀!【合:我們該如何?】那動物們呢?【合:我們該如何?】我們已丟棄了信任【合:我們該如何?】我們還正在荼毒海洋【合:我們該如何?】
…… 傑克遜在其最後的遺影中,即在即將赴英國演出所進行的最後的彩排中,曾這樣感慨萬千地說道,聽說地球每秒鐘都有一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熱帶雨林被毀掉,這真令我傷痛!的確,至少在世界流行樂壇與搖滾界,能達到傑克遜對地球、對大地母親的那種熾愛程度與讚美程度的,應該說據絕無僅有。正因為傑克遜對自然、對地球、對大地母親自幼擁有一種熾烈無比的愛,才使他在目睹到當地球遭遇到空前未有的人為劫難——比如亂砍濫伐森林、無止境地排汙、戰火連綿不斷、動物們瀕臨滅絕等慘像——之時,而被催生出了那樣焚心似火的、慘痛萬分的情感,這種真情實感才使他竭盡所能、傾其所有地要用歌聲、用行動來喚醒日益麻木的世人。

實際上,傑克遜的情感世界早已超越了家庭、朋友、情愛,早已超越了你我,超越了愛恨情仇,當無數的詩人、作家、音樂家還在醉心於你我之間的情感抒發與關係的表達從而來討好受眾之時,傑克遜卻早早地跨越了這種極其狹隘的小天地,而進入了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人與大地母親、人與滄桑歷史、人與時空、存在與時間等諸如此類的大尺度戰略性視野的抒寫與表達,並將觸鬚和視角投向了日益嚴峻的當下問題、當代性問題:即環境問題與戰爭問題,希望在這兩個日益凸顯的問題層面,在第一時間勇敢做出自己的垂直性表達與投射,發出自己的高亢激越之聲。

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來講,在當今及未來,環境與戰爭日益在成為全社會、全球性的最突出問題,日益惡化的環境將改變人類的生存空間,甚至將改寫人類的生存命運與歸宿,將使人類的生存命運變得日益嚴峻。尤其是這一問題又與戰爭問題時常相伴,環境極可能會引發對有限生存空間的新一輪的野蠻搶奪,極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高強度局部戰爭乃至世界大戰,而戰爭,特別是核大戰、生化大戰,又無疑地會進一步使環境問題變得更為嚴峻。假如發生核大戰,那麼,在核冬天後,在核大戰中劫後餘生的人類與萬物能否僥倖存活下來,對此誰都不敢打包票。故,環境問題與戰爭問題在日甚一日地構成著世界的命運交響,誰及時準確地抓住了這兩大核心性當代問題與未來問題,誰便捕捉到了當代世界與未來世界的核心本質。在這個意義上講,傑克遜可謂這個時代及未來時代的某種意義的先知先覺者,他用音樂語言的形式將這兩個問題刻意加以強化並放大,使其成為舉世之焦點,進而去喚醒渾渾噩噩的人類共同對它們投以關注的一瞥,並做出應有的抉擇。

問題既已提出並刻意放大和強化,那麼,接下來的問題便是:我們該做何選擇、我們該怎麼辦的問題。其答案就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與身邊,就在你我的舉手投足間,就在我們的腳下。大地母親為哺育我們而獻出了一切,而今她已老淚縱橫,傷痕累累,而一直在自我標榜扮演著文明世界之文明人角色的我們,為大地母親又做了哪些?這個問題在拷問著我們,特別是在晝夜拷問著像傑克遜那樣的一個悲天憫人者。作為一個悲天憫人者,傑克遜已經做了他所能做出的一切,他已傾其所有,他用他的盪氣迴腸的歌聲,並用他的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大地母親之兒子的這一歷史角色與時代角色,他用他的求真行動、率真行為與所幻構的絢爛詩篇,向世人昭告了什麼才是一個大地母親之子所應該做的一切。事實雄辯地說明:傑克遜乃真正的大地母親之子,乃大地母親之孝子!傑克遜用他那真粹而華美的人生是所譜寫的,乃是一曲深沉、絢爛而攝人魂魄的大地之歌!

【五、作為超人之化身的邁克爾·傑克遜】
何謂超人呢?
在思想大師海德格爾看來,超即包含著一種否定;它意味著對以往的人的離和超人是對以往的人之本質的帶有明確意圖的無條件否定。而在尼采看來,超人乃是這樣一種人,即超人乃是大地的意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第三節)。尼采進一步解釋說,但是,醒悟者和認識者卻說:我全然是身體,而且此外無他;靈魂只不過是一個表示身體上的某物的詞語。身體乃是一種偉大的理性、一種具有單一意義的多樣性,既是一種戰爭,又是一種和平,既是一個牧群,又是一位牧人”……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卷一:論身體的輕蔑者)。

也就是說,在尼采及其思想的傳承者海德格爾看來,超人至少涵括如下幾個方面與表徵:

一、超人是一種否定,這種否定又是以一種超越性的建構性與無與倫比性而為前提和指歸的。超人首先意味著對以往所賦予的人的存在本質的無情否定,他需要對人的精神本質及人的未來走向做出全新的定位,超人先以其強大的能量對以往的一切價值予以全面摧毀和否定,在此基礎上,再以其強大的能量與感召力為當代與未來樹立某種精神、形象與氣象的新地標。

二、超人乃是大地的意義所在,他是大地所哺育的生命碩果,是大地所透射的表情與神情之象徵,是大地所綻放的燦爛的精神之花。沒有超人的誕生與存在,大地毋寧說便是空寂而落寞的,甚至是黯然失色的,超人被大地所哺孕,又反過來成為大地的驕傲與精神風景,大地本身近乎于沒有意義,至多介於有意義與無意義之間,是超人賦予了大地以非同尋常之意義,甚至賦予了大地以真正所渴盼或潛含的意義,或曰,超人乃是大地意義的喚醒者,超人乃是大地意義的彰顯者,超人乃是大地之音的定調者。

三、超人從微觀上來講,乃是一種身體的真正啟動,超人乃是這樣一種人,他用自己的身體探路,並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最有效的手段來述寫和發話,超人乃是一種身體的激越狂舞,身體既是超人的述寫工具、發音器官,同時又是超人進行思想之舞的發動機。身體之于超人具有著極為至關重要的意義,它甚至被等同於一種偉大的理性,並且蘊含著強烈的對抗之美與衝突的戲劇性,身體的充分啟動、爛漫舞動與真粹姿現,乃是生命與精神的重要目的所在。超人就是用身體之舞來舞動生命與精神圖景的人。或曰,超人即是一種動作化的人,超人即是一個擦亮眸光、撼動視界、揳進歷史縱深的舞蹈動作。這種由身體所迸發的視界賦形與心靈賦形,具有極強的統攝力與號召力。

以上,是從純學理層面而言的。而從較為寬泛的層面而言,凡是具有某些超級能力之人,具有超群出眾的某種素質與專長者,具有超出了世俗與常人所能及時理解的某種思想者與行為者,都叫做超人。超人就是超級別的人,就是超能量的人,就是超強的人,就是超可能的人,就是超忍受力的人,就是賦予世界以生命炫姿與精神掠光的人。超人並非永遠停留在思辨層面,在現實中也是完全有其存在個案的。比如,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即是一位超人,而另一位身殘志堅的科學巨匠霍金更是一位超人,在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卻能創造出世界最不朽的藝術作品《合唱》交響曲的貝多芬是一位超人,在身體無法站起來的情況下卻能在二戰中任反法西斯聯盟力量之總導演的羅斯福也是一位超人。

那麼,同樣地,邁克爾·傑克遜也是一位超人,無論從純學理層面,還是從現實層面而言,傑克遜都是一位無與倫比的超人。

首先,傑克遜的生命現象是對以往所被格式化的流俗生命現象與模式要求的一種否定,這種燦爛的生命現象向以往的種種陳腐要求與世俗公式大膽地說不,並以其難以想像的超越性精神、超越性形象與超邁行為,為這個世界描繪了一種新的生命姿影,開創了一種嶄新的地標性生命風景。眾所周知,在一個標榜尊重人權與出身的國度,美國的黑人狀況是有目共睹的,黑人在美國的處境一直是不容樂觀的,傑克遜出身卑微、貧賤,像他這樣的出身及所接受的極為有限的正規教育,要想在美國出人頭地,進而名揚天下是難上加難的。然而,傑克遜卻以難以想像的素質與能力,不僅一舉扭轉和改寫了自己的命運,而且也使黑人這個群體在美國揚眉吐氣,而他實現此壯舉的方法,卻不是靠像奧巴馬那樣通過一種被要求的路徑,比如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而後由律師踏入政壇的路徑來達到的,而是以自己的歌聲、舞蹈,以自己的創造性才華和偉大的人格精神來一步步達到的。

這種極不尋常而又艱難曲折的成長道路,賦予了黑人貧民窟出身的傑克遜以顯而易見的超人色彩。就傑克遜所達到的世界名望與時代影響而言,就連政商合一的甘迺迪家族與布希家族不惜血本所打造的一個個位高權重者所產生的海內外影響,都是絕對無法企及的,這更加強了籠罩在傑克遜身上的超人光環。

其次,傑克遜的生命現象的確為大地的意義所在。如若沒有像傑克遜那樣的至純至粹者,那麼,大地將是悵然而幽寂的。某種意義上講,大地就是為經年累月地哺育、滋養出一個像傑克遜這樣的寵兒而存在的。同樣地,像傑克遜這樣的異樣生命,也是旨在為了大地而生成的,旨在為了大地母親的心聲而生成的,或曰是旨在為了傾聽大地母親的真切心聲,並按此心聲所希冀的一切而塑造自己的人生角色的。在整個20世紀至今,能夠真切地去諦聽大地母親的深切心聲並按其祈願來完成人生使命者,可謂寥寥無幾。嚴格意義上講,大概僅有三個為舉世所諳熟的人,他們分別為歷史哲學家湯因比、思想家兼基督教神學家海德格爾與歌星兼人文主義者兼詩人邁克爾·傑克遜。此三者的確從思想深層、精神深層與意識深層,並以自己鞠躬盡瘁的忘我行動,使大地綻出了全新的意義,煥發出了誘人的詩意,他們以大寫意式的人生色調,使大地所吐納的意義及詩韻得到了極為充分的體現,得到了歌唱性的體現與彰顯,並使尼采所熱切賦予的超人之意義也得到了昇華性的幻現。
其三,就身體這一維度而言,傑克遜對人類身體的解放,其成效之大,很少有人能夠比擬。不言而喻的歷史情形是,無論是中世紀以前的西方文明,還是中世紀以後的現代乃至後現代西方文明,抑或是受西方現代與後現代文明形式所影響、滲透和濡染的全球各個地域,自始至終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身體。鑒於身體一再被人類自身所漠視、忽視、甚至一再被各種信條與文明外衣所不斷環裹,尼采對人類自身之身體的鼓吹、謳歌與解放,可謂功不可沒,但尼采的人生工作僅停留在學理層面,從未能夠真正地化為過一種社會行動,且其富於建構性的破壞性思想工程很快便被時代所湮滅。

特別是隨著工業化與後工業化浪潮一波波的洶湧澎湃,世人的身體不僅沒有被從根本上加以解放,反而是越來越被囚鎖在了各種各樣的人類自身所發明的器物之中:由鋼筋水泥的叢林所構築的高樓大廈、重重交織而無窮無盡的地下世界,以及難以計數而日夜遞增著的汽車駕駛室、飛機座艙、潛艇、隧道、辦公室、公議廳、夜總會、卡拉OK、酒吧、咖啡館、網吧、網路空間等,還不用說瘋人院、監獄等這些更具文明自虐性的特殊場所了。就是說,隨著文明世界變得越來越所謂地文明化,人類投身於大自然、投身于自然母體空間、置身于本真時空的機會在日益減少,致使具有無限靈動可能之人的身體,越來越在被自身所遺忘和拋棄,使四肢變得越來越笨拙,功能越來越蛻化,進而使人變得越來越不自然、不純樸,特別使人變得越來越不自由,越來越遠離人被造物主所賦予的本初形象、真切形象、生動形象與本真形象,越來越遠離人的理念化形象。所有這一切文明的惡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對身體的遺忘、對身體的天生所被賦予的靈動性與舞蹈性的無視所帶來的。緣此,對身體的解放,也就是對人性的解放,也就是對自由的解放,也就是對誤入歧途的歷史征途的解放,也就是當代與未來的解放,也就是對文明的解放,那麼,在對身體的大膽解放方面,真正能共鳴尼采之籲求的,大概要算邁克爾·傑克遜了。

傑克遜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竭力要讓人的身體運動起來,而且是舞動起來,竭力要讓人的身體回歸本位,讓其不僅是一種生命的負載,而且要使其成為一種審美的載體,在此基礎上,又竭力使其成為一種個性的表達與差異性的姿現。再者,就是對身體所潛藏的種種可能性的全方位的開掘,在此方面,傑克遜所做的創造性的舉動,也同樣不容小覷。其舞蹈的突出表徵就是使其身體充滿各種意想不到的可能,在其舞蹈表演中,身體既可以在平地上向後平移滑行,仿佛在瞬間掙脫了地球的引力場,又可以使身體的幾個主要構成部分發生一種錯位性運動;既可以理性地將諸多不和諧、反傳統的旨在彰顯一種霸氣之美與扭曲之美的動態統一在身體所能承受的運動範圍,又可以讓身體動律與肢體語言在不斷改變空間關係與空間構成之過程中,打開許多全新的視覺扇面,進入許多全新的意識維度與時空維度。

總之,身體在傑克遜那裏只是一堆需要被不斷打碎、重塑和再構進而讓其化為諸多全新可能的質料,身體不是一個僵死的靜態物,它是一個需要時刻被不斷再發現、再發掘的靈動體,在傑克遜那裏,身體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它甚至可以在發聲器官發出聲音話語之前就能淋漓盡致地進行表達。故曰,傑克遜是一位身體的解放者,是一位文明世界的現代身體的解放者,通過解放人的身體來解構現代文明,通過解放日益自囚化著的人的身體,來實現一種人性的回歸,來改變一種人性的失衡。

傑克遜對人身體的嘗試性解放,對人潛能的無止境開掘的一系列人生動作,是如此地大膽、率真而徹底,以至於在其生命中後期達到了未免有些過猶不及的程度。他甚至不惜通過巨大的工程來將自己的肉身化為舞蹈機器,化為某種大衛式的唯美塑形,甚至在年屆50之時,還要去挑戰自己在20歲左右之時所曾達到的身體極限,還豪情萬丈地要去實現在倫敦50場高強度謝幕性表演的最後祈願,以致使其英年被命運所無情褫奪

MJ屍檢報告證明其無藥癮身體健康,是他殺,醫生莫里難逃罪責,背後定有陰謀黑手】。傑克遜為了挑戰身體的極限、意志的極限、表達的極限與可能的極限,特別是為了給這個世界創造一種永恆與不朽,為了用代價極高的愛去融化和戰勝無處不在而具有強大毀滅力的恨、邪惡、陰謀與貪婪,為了用一己之肉身去挑戰整個世界之無情沉淪,而使自己過早地穿越在生死之界,以致使其肉身過早地被死神所殘忍虜去。在這個意義上,傑克遜身上閃爍著耶穌的某種光芒,他通過自己的從容赴死之舉,冀圖去拯救日漸沉淪的人性與世界,通過一個個體的悲壯犧牲與寂滅,去實現自己冀圖拯救世界(heal the world)的這一崇高的精神願景。
【六、作為環保主義者的邁克爾·傑克遜】
一直致力於促進環境保護,減少對動物的肆意殺戮,還原地球的天然生態,是傑克遜常常在做的重要事情之一。特別是,在《地球之歌》這部音樂錄影之中,傑克遜在為被人類自身所毀壞和晝夜蠶食的環境、及對被屠戮的野生動物和被熊熊戰火所焚毀的世界而呐喊和慟哭,片中,所有重要場景都巴西等地現場實拍,像被亂砍濫伐的巴西熱帶雨林等等,就是現場實拍之結果。而在這部音樂錄影剛拍完後不久,那片茂密的原始叢林便又從地球上消失了,傑克遜聞此不幸的消息後簡直肝腸寸斷!實際上,對環境的高度而自覺的關注,就是對現代性的敏銳洞察與反思,對環境的珍愛,就是對大地母親的珍愛。環境問題越來越在拷問著一個當代人的良知。毫無疑問地,傑克遜是一個環保主義者,是一個環保的先驅與英雄,假如他知道中國的大江南北一直在風靡一次性筷子之時,他也一定會做出他的應有反應的。總之,這個大地母親之孝子就是要竭盡所能地使大地母親披上碧綠的衣裳,使其再次煥發出萬紫千紅的詩意景象。自然環境失去了人類照樣枝繁葉茂;而人類失卻了自然環境,則只會淪為一種貧血而無根的浮影。

【七、作為慈善家的邁克爾·傑克遜】

邁克爾·傑克遜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舞蹈家、詩人、社會活動家,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慈善家。從財力上講,傑克遜的確還較富裕,但他並不在世界首富的前100名之列,甚至還遠在這一排名的大門之外。不管是在歐美,還是在中國,比傑克遜富有的人比比皆是,較之那些腰纏萬貫者、揮金如土者,傑克遜幾乎就是一個窮人。然而,正是這位窮人卻為世界的慈善事業做出了迄今為止就一個個人而言最大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生前為世界的慈善和饑貧所直接捐助的款項多達3億多美元,其一人支持了39個慈善救助基金會,是全世界以個人名義捐助慈善事業最多的一個人(至少在2006年前如此),遠遠超過了世界首富、曾擁有580億美元資產的比爾·蓋茨,其在此方面所做的一切是如此地非同尋常,以至於使其曾於1998年和2000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尤其難能可貴和可歌可泣的是,傑克遜不僅是生命不息,義舉不止,而且還跨越生死邊界,讓其偉大精神一直延續至逝後。根據其遺願,其遺產的20%也將用來繼續捐助世界的慈善機構。

以下是邁克爾·傑克遜在人類的苦難、和平、進步、醫療等方面所曾做出的一系列貢獻:
1981年,傑克遜將在亞特蘭大所舉行的《Triumph》演唱會中收益的10萬美元捐給了亞特蘭大兒童基金會

1984年,捐資修建了邁克爾·傑克遜燒傷中心
同年,將《Victory》巡演的全部收入捐贈給了聯合黑人學院基金好時光夏令營瑪特爾白血病和癌症研究基金會
1985年,將為賑濟非洲饑民所譜寫的《天下一家》所有音樂製品及衍生產品的6000多萬美元捐助給了非洲大陸;
1988年,向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捐贈了60萬美元;
同年,將自己的黑色呢帽所拍得的4000多萬美元捐贈給了用於白血病、癌症和愛滋病研究的瑪特爾基金會
同年,向英國王子信託基金會捐贈了45萬美元;
同年,向英國的一個慈善組織——“獻禮生命捐贈了的13萬美元;
同年,還向Motown博物館捐贈了125,000美元;
1990年,向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捐贈了25萬美元;
1992年,向西班牙女王基金會捐助100萬西班牙元;
同年,邁克爾·傑克遜成立了拯救世界基金會;
同年,拯救世界基金會與美國愛心基金會聯合向薩拉熱窩兒童送去了47噸藥品、毛毯和衣物,又與戈巴契夫基金會一道向格魯吉亞送去了60,000劑疫苗;
1994年,向伊莉莎白·泰勒的愛滋病基金會捐助50萬美元;
1996年,將歷史巡演印度站所得收益的85%捐獻給了“Shiv Udyog Sena”慈善機構;
1997年,向孟買的一家慈善機構捐獻了110萬美元;
同年,還向另外一家慈善機構捐獻了100萬英鎊;
1999年,將在韓國和德國舉行演唱會所募集的330萬美元捐獻給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3年,向有關兒童慈善機構捐獻了一輛自己心愛無比的賓利豪華汽車;
…… 傑克遜曾捐款、捐助的組織與機構有:愛滋病基金會、防癌協會、糖尿病基金會、博物館、有色人種促進會、紅十字協會、變更非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督教青年會與燒傷中心等等。

當世人年復一年地在對傑克遜的一些生活瑕疵”——比如適度整容和某些時刻的過分自戀【MJ如此迷人,自戀一點很正常】等——說三道四之時,為何不去想想這位天才音樂家更多的時間都在忙著些什麼:當人們開著賓利車耀武揚威地出沒於各種豪華消費場所、賭城之時,為何不去想一想與此同時傑克遜在用他的賓利車又做了些什麼?傑克遜在生前時常陷入窘迫的生活邊緣,甚至一度幾乎破產

MJ不可能破產因為他擁有甲殼蟲樂隊、貓王等優秀歌手的作品版權】,以致不得不變賣家當,但這完全不是因為他的創造力的枯竭,更不是因為他不會理財,而是因為他時常將自己的大筆收入全部用於不計後果地慷慨捐獻之緣故。傑克遜沒有為自己興建豪華宮殿(其夢幻莊園也毋寧說是建給成千上萬的孩子們的樂園),也沒有為自己打造不朽陵墓,然而,他卻傾其所有地為世界打造了某種精神的金字塔—— 一座閃耀著人性熠熠光輝的金字塔。
【八、作為耶穌之歷史投影的邁克爾·傑克遜】
傑克遜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希望像耶穌那樣去拯救孩子們。
傑克遜曾說道,我喜愛為孩子們做些事情,我在效仿耶穌,當然,我並非說自己就是那耶穌,我效仿那耶穌,因為他主張懷揣一顆童心,愛護孩子們,像孩子們一樣地純真,以孩子們的眸光來品賞大千世界,這讓我特別讚賞!有時,我會邀請上百位癌症病兒童來此開舞會,他們暢遊於此,歡天喜地,能令這些孩子們開心,我會激動得熱淚潸然!對此,我十分欣慰!

何以傑克遜要將自己比作耶穌呢?而耶穌又到底為何人?其思想與生涯又是怎樣的呢?
有一種說法認為,耶穌生平曾過著一種只對上帝的意志承擔義務、以及謹守著愛的倫理規範的無拘無束的生活(卡爾·雅斯貝爾斯語),甚至還有不少人將其視作一個瘋子。耶穌曾認為自己就是先知,乃至彌賽亞。

還有說法認為,耶穌並不活在現世之中,而是置身于一個佈滿象徵、符號和各種不可思議的問題所交織而成的世界之中,即置身於塵世的耶穌,又仿佛置身於一個超現實主義的世界之中。愛與寬容是耶穌所矢志不渝地秉持的精神品性,這種精神品性在其心中是如此地根深蒂固、牢不可搖,以至於那些曾對他作惡之人,他也能忍耐,還繼續去愛他們。與風行至今、具有世界性市場的以怨報怨、以牙還牙的處世原則所不同的是,耶穌總是報怨以德,以德報怨。耶穌另外的歷史印象,除了他個人方面的神奇而深邃、堅韌有力而文質彬彬以外,便是他始終堅持奉行的以沉靜、禁欲和博愛來拯救世界的人生原則了。耶穌的生命航程一直為上帝所燭亮,對他而言,上帝不僅是一種全能的力量世界理性,而且是世界的創造者,是一位仁慈而寬容的父親

此外,還有看法認為,耶穌處於世界的終極邊緣之上。再者,耶穌還被認為是一個矛盾體—— 一方面,是血淋淋的抗爭和堅貞不屈;而另一方面,則又是溫和、非暴力以及對一切處於絕境之人的憫愛,故而,他既是無畏的挑戰者,又是默然的受難者。他對被遺棄之人、犯罪之人及窮苦之人始終給予著特別的關注,耶穌有時還認為自己乃為 救世主、上帝之子、甚至上帝自身。

最後,就是殉道的耶穌的精神力量,具有一種爆炸性的力量,這種極具爆炸性的力量所形成的世界範圍的震盪效應與震撼性影響,至今餘波未息。縱觀其一生,耶穌通過愛,通過受難與殉道,通過一種極富戲劇性的精神形象所形成的心靈幻覺,賦予了歷史與世界以一種永世長存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與精神理想。歷史上的耶穌擁有多重身份與閃光的側面,所有這些身份與側面,都在不斷地啟發著後人,啟發著文明的進程,耶穌幾乎是一個沒有瑕疵之人,是一個至善之人,在某些文獻與理論中,他也被稱作一個大哲學家,而與佛陀、孔子、老子、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大哲學家並列于歷史的蒼茫視野。
通過對耶穌的歷史形象、精神形象及一系列後世對他的音樂印象、繪畫印象、雕塑印象與文本印象所交織而成的多重心靈印象的回顧,我們發現傑克遜與耶穌之間的確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

首先,兩者都決心要拯救世界,傑克遜雖然不像耶穌那樣明確地昭告世人末日世界即將罩臨,但周遭世界在傑克遜的眼中,也至少是危機四伏並佈滿濃重的陰霾的,苦難、戰火、不平、饑餓、精神赤貧、道德淪喪、全球沙漠化、種族滅絕與動植物種屬的遞減,所有這些在傑克遜看來充滿著巨大的危機,潛藏著巨大的險情,世界已跌至災難深重之境。緣此,傑克遜意欲像耶穌那樣去拯救世界,改寫日益沉淪著的世界文明。既然《拯救世界》這一作品能化為傑克遜千百首音樂作品中的兩個代表作之一,並為世人所廣泛認同與欣賞,那就說明在現實中、在當下的確存在著一個需要被亟待拯救的世界。假如當今世界和諧美滿、秩序井然、欣欣向榮、生機盎然的話,那就不存在一個被拯救的嚴峻問題,既然這一嚴峻無比的問題被嚴峻無比地提出,那就說明它業已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的社會共識。

不言而喻,世人對世界的認知一般有兩種印象,從而在世人心目中一直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經過了層層過濾後的、被粉飾的世界;另一個是未經過濾的原始而真實的世界。隨著資訊與傳媒的日趨發達與完善,世人也越來越有機會能及時感知到一個不加掩飾的、較為真實的世界,這個不加掩飾的世界露出的面容越多,所暴露的問題便會越嚴峻,越令人反思。事實情形是,建立在現代化與資訊化基礎之上而今這一波全球化時代的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們,總是在竭盡所能地不讓世人瞭解到與之伴隨的巨大負作用之一面、乃至顯露著毀滅性的一面。這個時候,就需要有音樂、詩歌、文學、電影(像《2012》、《後天》、《天地大衝撞》等)等藝術形式及時地去警醒世人,去暴露危機、去預言末日、去呈現末日,以引發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全面反思和深刻反省。

在這個意義上講,傑克遜的不少音樂作品與思想非常具有時代價值,非常富於前瞻性。譬如,傑克遜在《地球之歌》這一音樂作品中,就曾撕心裂肺地向神力、向大地之母呼號道,哭泣的人們呢?先知亞伯拉罕呢?重蹈那毀滅之覆轍嗎(難道讓毀滅再輪回一次嗎)?傑克遜的確乃為這個時代的偉大先知,他甚至有時也將自己扮作了近乎救世主的形象(此形象以至於還曾當眾引發過一次抗議)。問題在於,這個世界需不需要有一個真切生動的救世主的存在?假如危難的社會語境和日益顯呈著某種末日感的世界,的確需要一種力量去拯救的話,那麼,世人便不妨賦予一個新的救世英雄來扮演和擔當這一時代所急切渴盼的歷史角色。

從特殊的精神狀態上來講,與耶穌酷似的是,傑克遜也素來置身於世界的某種終極邊緣之維度,他既是一種在世的存在,又是一種超離的存在,其生命狀態存在於在與不在之間,似與不似之間,他即真切生動,又恰似一道幻影。

與耶穌還十分酷似的一點,表現在傑克遜也是一個矛盾體。他呈現給世界的印象,一方面,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不屈的挑戰命運、頑強抗爭的鬥士,是一個普羅米修士式的悲壯的神話性英雄;另一方面,又是一個充滿了慈悲心腸的、溫雅而沉靜的人,對不幸命運者,對身患絕症者,對失卻愛者,又總是充滿了一種無盡的憫愛。他既無畏無懼地試圖挑戰一切——因此之故,他有時也像耶穌那樣被美國人稱之為瘋子”——同時又沉默地面對受難,當他冀圖拯救世界于水火之時,當他用心血來激越地譜寫地球之歌之時,就已經將自己的肉身釘在了十字架上!如果說這是世人都有目共睹的、看得見的某種他所呈現的受難之形象的話,那麼,他傾其積蓄為孩子們所打造的一座盡情歡鬧、唱響童年的巨大的兒童樂園——夢幻山莊,最終卻適得其反地給他帶來的無盡羞辱、折磨,則是一種看不見的、隱形的受難,這種受難為其英年早逝埋下了禍根。

9303次褻童指控都是赤果果的金錢敲詐,MJ最終被宣告無罪,但媒體小報的惡意貶低和無良抄造以及美國司法體系的陰暗醜陋,比如嚴重的種族歧視等問題在其中暴露無疑】傑克遜靠自己的創造才華、勤奮與進取及所取得的巨大名望、地位,完全可使得自己、家人及至少兒孫三代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然而,傑克遜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種奉獻性的人生。奉獻即意味著受難,奉獻是一種真正的受難,是一種超乎尋常的受難;而惟有受難,才真正描繪了人類精神的華彩篇章——特別是在這種受難與一種頗帶悲劇色彩的音樂精神及音樂人生又交織在一起之時(音樂人生素來是一種受難中之受難)。

與耶穌的精神力量相似,傑克遜的精神力量也將是爆炸性的,這種力量對精神史與心靈史的作用與影響將是長期性的。正如耶穌的精神形象是不可複製的一樣,傑克遜的精神形象也將是不可複製的。如前所述,超人的存在需要一種特殊的社會語境與文化土壤,同時,超人既需要對外在的超越,又需要對內在的超越,超人就是一種雙重超越,這種超越需要藉助於一種巨大的生命能量,需要一種特殊的啟示方能達到,而一經達到,便足以使世界震盪。傑克遜的這朵生命之花雖已凋零、飄逝,但其真正影響才宣告剛剛開始,其生命意志與精神光芒是超越生死之界的,抑或曰是不存在生死之界的,他的飄逝恰同他的存在一樣,其飄逝得愈遠、愈久,便愈是真切、感人、撼人而清新爽明,因為其形象、人格與品質已隨著其音樂精神而化為了一種傳奇,化為了一種不朽。【這話看得好溫暖,我們曾經在一起,我們永遠在一起】

傑克遜是一種歷史投影之凝視;傑克遜是一種偉大精神之復活。

【九、作為行為藝術家的邁克爾·傑克遜】

與大多數職業行為藝術家所不同的是,傑克遜的一系列人生行為不是旨在為了表現或表演給媒體與觀眾看的,而是其思想與心智的自然流露與外化,故而,他的那些行動與行為顯然是更為真粹、更為自然、更為徹底的。但這並不等於說他的許多人生行為與行動就不具有鮮明的表演性與表現性;恰恰相反,而是具有極其鮮明乃至鮮赫的表演性與表現性,並且具有著異乎尋常的衝擊力。

與美國總統握手之時,他常戴著手套,這算是他的行為作品之一了;由於特殊因緣而平靜地躺在一個充滿氧氣的透明玻璃空間中高臥或冥想,這算是他的行為作品之二了;建了一個占地面積巨大的夢幻莊園,裏面充滿了木馬等兒童遊樂場才有的東西,把自己整個身心都化為了兒童的狀態,並邀請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在內的孩子們都來盡情遊玩,在世俗視野打造了一個童話世界,這可算是他的行為作品之三了;常常堅持吃素而不吃動物,這可算作他的行為作品之四了。像這樣的表現對傑克遜來講還十分之多,但正如上面所說,這些都是傑克遜的心智與性情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所為。雖然這些都不是旨在為了表現和表演才做出的,但另一方面,這些又都具有通常被界定的行為藝術的一些表徵。故而,傑克遜也可以被稱之為一個行為藝術家,其人生之一切就是一種如詩的行為書寫。他是現代都市的一個遊牧者,是一個真正的吟游詩人,整個世界就是他腳下的舞臺,就是他的歌劇舞臺。
【十、作為天才與大師的邁克爾·傑克遜】

世人常將傑克遜稱為天才。殊不知,即使稱其為大師,他也是綽綽有餘的。歷史上有不少人可以稱之為天才,但卻並沒有多少人最終能成為大師,因為大師更是一種精神力量、偉大品格與創造才華所交織而成的產物,大師是人類精神的一道亮麗風景,大師是人類賴以驕傲和炫耀的重要財富。傑克遜無可爭議地是一位大師,無論從藝術天才、精神品格,還是從時代影響與歷史地位來講,稱其為大師是有充分的合法性依據的。
【十一、作為詩人的邁克爾·傑克遜】

雖然很少有媒體或評論稱傑克遜為一個詩人,至多常稱他為一個作詞家,但這並不等於說他就不是一個詩人。實際上,傑克遜不僅是一個詩人,而且是一個極其出色、極具天賦、極具詩人氣象的詩人。之所以這樣來評判傑克遜,理由如下:

一、傑克遜的不少歌詞,確實超出了歌詞的通常要求與功能,具有著較強的文學色彩與詩歌意蘊,尤其是具有較高的詩之境界,這種境界是就連大多數專業詩人也都望塵莫及的。實際上,他的不少歌詞就是詩詞,因為它們既是對世界本質的一種揭示,又表達了對當代世界的一種深層焦慮,同時還透著對人性、對未來的一種終極關懷,因而常常顯得詩意盎然、詩韻無限,令人心潮澎湃而思緒萬千。

二、傑克遜所說的不少話語,也常閃耀著詩之熠熠光輝,帶著詩才具有的一種抽象之美與概括之美,尤其是在這些話語被他用一種十分平樸的語氣真切地表達出之時。

三、在一些大家看來,真正的詩常常並不是書寫在紙上的詩行。此判斷十分準確,因為亙古至今,寫在紙上的大多數詩行都跟詩沒有任何關係,因而都隨著紙片一起腐朽了。而什麼才是一種真正的詩呢?答曰:真正的詩是一種超越性的精神境界,是一種人生幻影,是一種折射出的精神高光,是一種彼岸世界所透出的超語言現象,是一種心靈漣漪的無聲震盪,是一種超越書寫的求真行動與激揚,是一種喧嘩中的遊牧,是一種孤寂中的靜靜品嘗。

在上述意義上,毋庸置疑地,傑克遜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詩人,其整個人生就是一首詩,一首激越而超逸之詩。當他剛離開塵世,一則資料這樣記載道——邁克爾·傑克遜,生於1958年,5 歲開始工作,工齡為45——之時,這便是對其華美的、奉獻性的人生之詩的最好概括。
邁克爾·傑克遜—— 一個用詩貫穿自己的生命歷程的真正的詩人,一個如詩的人,一個詩意的人,一個如詩如畫的人,一個詩情畫意的人!

【十二、作為哲學家與人文主義者的邁克爾·傑克遜】
按照古希臘的解釋,哲學一般被認為是一種愛智的意思,愛好智慧、喜好探究和思考的人,便是哲學家。傑克遜當然也非常愛好智慧,並十分善於思考,他的許多至理名言、格言與警句,並不遜色於那些哲學大家。這除了他在對人生與世界方面多年的思索之外,還跟他所達到的超秒的音樂造詣緊密相關。西方有種說法,一個人愈是音樂家,便愈是哲學家,絕非信口開河。一個人在音樂創作方面的造詣越高,在對人生與世界方面的思考便越深刻,音樂與哲學是一枚硬幣之兩面。相信諸君在看了本篇之附錄中傑克遜在牛津大學的講演之後,便會很清楚將其定位成一位哲學家是恰如其分的事情了。作為哲學家,傑克遜的非同尋常之處還在於,他同時又是一個人文主義者;而非一個概念迷宮的陶醉者、癡迷者。

【十三、堪與師聖孔子相比肩的邁克爾·傑克遜】

(一)直觀比照
本書將傑克遜與偉大的道德楷模古人孔子相提並論,並不是一時之心血來潮,也不是缺乏根據的臆斷,更不是為了引起反響而不負責任地拋出的驚人之語,而是的確有其充分的根據與緣由,主要有如下這些:
其一、與孔子一樣,傑克遜的人生樂章也薈萃、交織著兩個大字——仁愛,他一直在用愛去化解一切,去暖融一切,並將愛視為一種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進而,傑克遜比孔子還遞進了一步,強調一種大愛、一種博大之愛、一種寬廣之愛、一種詩意之愛、一種如跌宕起伏的


旋律般的音樂之愛。傑克遜在其《拯救世界》這一首作品,就曾這樣抒發道:
在你的心靈深處蘊藏有一片淨土,
我曉知那裏灑滿了愛。
這片淨土比明日更璨然生輝,
倘若你真地去嘗試,
你將發現那兒毋需啜泣,
在這裏感覺不到外界傷害,
通往那裏的路徑多多。
倘若你對生命足夠關懷,
營造一隙空間,
賦予一個理想之地,
拯救這世間,
讓其嶄換新顏!
……倘若你意欲獲知緣由?
那就是愛從不說謊!
愛堅韌而有力,
愛乃是自然之湧現!
…… 通過以上的音樂作品可看出,愛在傑克遜的精神世界裏,在其心靈深處佔據著怎樣的地位,擁有著怎樣的力量。在傑克遜那裏,愛就是無私付出,就是奉獻,就是塔可夫斯基式的犧牲,愛不僅可以祛除傷痛,愛甚至可以拯救世間。在最後一層意蘊上,傑克遜顯然還超越了孔子,在孔子那裏,愛至多可以調諧人際關係,化解物件之間的隔閡與矛盾,但僅停留於此,愛並不能形成一種堅不可摧的力量,更不可能去拯救世界。當然,若追根溯源的話,這

應視作是基督教精神文化超越、淩駕于儒家精神文化的表現。

其二,與孔子一樣,傑克遜也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甚至還將涉及物件擴大到了動物界與植物界,擴大到了整個地球,主張凡是與人類自身無益的東西,凡是人類自身所不欲求的東西,就不能同時也沒有理由、沒有權力強加到動植物身上,拋置於自然母體身上,而主張人與自然、與萬物、與世界的和諧共處,希望人與生存語境及生態語境生髮一種交響合唱。

其三,與孔子所強調的君子的操守、文質彬彬的存在狀態以及強調修身一樣,傑克遜也是一個高度自律、高度恪守做人原則的人,他也總是彬彬有禮,溫文爾雅,以至於被與搖滾巨匠約翰·列儂齊名的保羅·麥卡特尼稱呼為有著柔謐靈魂的人!尤其是傑克遜對孩子們的愛,使他幾乎像一位精神導師,他主張用無條件的愛去對待孩子們,爾後再用被愛的孩子們所散發出來的生命光彩來光照灰黯的大人世界。在君子的做人原則上,與孔子所弘揚的一樣,他即使對曾幾乎置他於死地的敲詐勒索者,也幾乎從不慍怒,體現出一種偉大的寬容情懷。此外,傑克遜身上還折射著兼濟天下獨善其身的東方古君子理想訴求,兼濟天下獨善其身的理想訴求,在傑克遜的身上得到極其充分、極盡完美的體現,特別是傑克遜所兼濟的天下,並不像孔子及其弟子們所指的由中原各國所構成的中國,而是整個地球的幾乎各個大陸、各個角落、各個層面、各個國家,涵蓋幾乎各個膚色、各種文明。哪里有需要、哪里有饑餓、哪里有戰火、哪里有殺戮,傑克遜就千方百計地將自己的力量投射向哪里,就將自己靠血汗所換得的錢財抛灑向哪里。故此,從獨善其身、彬彬有禮的做人原則,到無私地兼濟天下的角度來講,傑克遜就是一位聖人,而且是一位光彩照人、炫幻亮麗的聖人。某種意義上講,他不僅是一位精神導師,重要的還在於,他還是一名不遺餘力的身體力行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和體現自己的意願者。

緣此,作為現當代聖人的傑克遜,鮮明地體現著大愛及兼濟天下之理想訴求的傑克遜,完全有條件與古代東方的道德楷模——聖人孔子之精神形象試比高,僅就道德層面與倫理層面而言,其在人類歷史上的地位,將至少不會遜色於孔子。

當然,姑且不論高下,僅就思想的完整性乃至體系性來講,目前的傑克遜是有些遜色,但孔子思想是其弟子與後人千百年來所反復注解之產物,那麼,可以料想,在被不斷注解的過程之中,傑克遜的思想也將日益完整、日趨體系化。即使非如此,作為一個道德楷模與現代聖人之形象,傑克遜也將名垂青史。

(二)學術層面的通俗比照
首先,與傑克遜一樣,孔子對音樂的興趣也極為濃厚,以至於曾一度達到了廢寢忘食的難得境界,他對音樂十分看重,認為音樂可以使人所學的知識得以真正完成,即興於詩,立于禮,成于樂。雖然音樂並非孔子的專業,但假如沒有較高的音樂修養的話,他的思想學說便很難達到一種詩意之美、旋律之美與節奏之美,而假如不具有這些美之韻致與審美意象的話,那麼,其思想學說便會大打折扣,要想流行或流傳千古,便更是不可想像的。那麼,同樣地,與孔子相似,傑克遜無論就其詩詞來講,還是就其思想(主要包括演講、對話與交流等)而言,也都具有著令人陶醉的音樂之美,而且這種音樂之美還帶著鮮明的哥特感覺,尤其是,傑克遜的精神形象與人生形象也都與其所達到的極高的音樂造詣,及所取得的巨大音樂成就是分不開的,也都立基於其上。他以其成功的時代雕像與歷史塑像,極其充分地體現了或曰對映了古代東方的興於詩,立于禮,成于樂的悠遠夢想。另外,《禮記》樂記中所訴求的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亦即至高的音樂可遠離怨恨、至高的禮可遠離爭鬥的這一目標,也正是傑克遜在50載崢嶸歲月中所孜孜以求和不懈追尋的,其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之核心精神與意旨,就是要讓天籟般的、天國般的醉人音樂,來暖融人世間人的堅冰,讓不同文明、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國度、不同種群之間遠離怨恨,遠離仇視,遠離慍怒,遠離衝突與戰爭,從而去實現一個如音樂般的和諧美滿的世界。

總之,音樂的重要作用與功能及其對精神創傷與文明裂痕的神奇療效,是孔子與傑克遜都無比推崇的,通過音樂以改變和更易人生、社會與世界的藍圖,也是這兩位大家都十分偏重的;換言之,若沒有音樂的精神支撐,理想世界便難以存在,秩序便難以確立和維持。禮崩樂壞既指禮崩而樂壞,同時也顯然是在意指樂壞而禮崩。而遺憾的是,一直以來我們卻把具有音樂等特長的青少年視為偏才、怪才,以致使其進入像北大等名校甚至是進入一般學校都困難重重,需要歷盡周折與風霜,總認為這些所謂怪才和偏才與社會的主流要求格格不入、相去甚遠;而恰恰相反,在古代,禮、樂、射、禦、書、數等人生技藝是必須首先應加以掌握的,它們是人生的第一堂課,在此基礎上,才進而開始文學等其他人生知識的鑽研和學習的。

其次,這一概念在傑克遜與孔子兩者之心目中都擁有著極高的、不可轉讓的位置,甚至構成著引領其人生行為的心靈座標。在孔子那裏,仁是塵寰中最為本質的東西,仁既表現為孝,又表現為一種家庭和人際關係的紐帶。再者,仁還體現在對人生真諦的探究,及對正義原則的尋覓和堅持,此外,還表現在寬容、慈悲與愛心等方面。當然,對於孔子而言,仁的核心意涵應該是指一種愛,一種對人生、家庭、社會、知識、智慧、天下等方面的愛,在這個意義上講,仁是開啟心靈世界與人生世界之門扉。沒有恨,只是沒有一種表情與精神狀態而已,而若沒有了愛,那麼,便失卻了一切。緣此,在習慣中,仁愛常常是一個互為一體的概念。當然,相對而言,仁這一概念在中國古人心目中還主要停留在家庭、社會、國家與秩序等層面,即主要停留在倫理層面,對大自然、對天地、對萬物的一種更為寬廣的、更為深沉的愛,還不在其訴求的範圍。而傑克遜則不然,較之孔子與東方古文化,傑克遜的愛則跨越了一個新臺階,而一躍飛臨到了一種大愛、一種博愛、一種對天地萬物之愛、一種對大地母親的深沉之愛與熾烈之愛,尤其是還涵括對那些戰火中呱呱啼哭的棄嬰之愛,對身患絕症的生命之愛,對饑寒交迫者之愛,對失卻人生的天賦權利者之愛,對不幸淪為社會的有害者之愛,對不享有童年樂趣的一代孩子們之愛,故此,傑克遜心中所湧動和燃燒著的愛,是更令人肅然起敬的,因為它是神聖的,是崇高的,是東方古人的心靈與思維所不曾充分綻放過的一種真正的仁愛景象。

應該說,孔子所弘揚的愛還僅是一種世俗之愛,這種愛還主要是為了維持一種家庭的穩定與社會的和諧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出於統治的需要,即出於功利的塵世需要——而遠遠沒有上升到對生命與萬物的一種刻骨銘心、心潮澎湃的愛,沒有昇華到一種大愛、博愛與神聖之愛,這是孔子的局限之處,也是東方文化的一大局限,即傳統東方之愛是匱乏氣象的,而傑克遜的愛則是氣象萬千的,甚至是令人盪氣迴腸的。緣此,就仁愛而言,傑克遜堪比東方聖人孔子——而且至少如此——這是無可爭議的。
再次,就是義與利的問題了。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即正人君子、仁人志士、社會棟樑與英才日復一日地都在追尋、求索正義之舉、向上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則晝夜不停地忙於牟利、算計,忙於錢財、女色,忙著權錢交易。即孔子將世人大致分為了兩類,一類為精神的人,另一類為經濟的人,或曰經濟動物。在舍利而取義、舍生而取義之精神訴求方面,應該說中國古人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並衍生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可敬精神品格。

然而,僅限於此,中國古人只要求君子高潔、向上,看淡利益以求索正義,但從未要求君子們將自己有限的財富分給那些急需要幫助的、更需要幫助之人,雖然傑克遜一度曾擁有還算可觀的財富,並且身在名利場,晝夜在與滾滾財源打交道,但他從來不是一個唯利是圖之人、喻於利之人,而是喻於義之人,即追尋、求索正義之舉、高舉正義之大旗而呐喊、獻身之人,他將功利與利益看得極為淡漠,不僅如此,還靠自己的巨大影響,號召眾多世界級歌星、藝人、名流也投入正義之舉,投入拯救世界之潮流,將通過各種活動所募集到的巨額錢財,全部奉獻給正義之舉,奉獻給社會公義,特別是他常常還傾盡自己所有地去不遺餘力地支援各種進步的組織,幫助那些被社會遺忘的弱勢群體,幫助世界各地面黃肌瘦、饑寒交迫的人們。可見,傑克遜不是在以響亮的口號和動人的宣講,而是在以自己的華彩異常的人生行為與勇敢舉動,在完美地詮釋著中國古人的君子喻于義的古老訴求,並將這一訴求與祈願張揚到了一種人生極致。

綜上,無論就較為直觀性的比照,還是就較為學術性的比照,無論是就人生意願與訴求方面的比照,還是就人生行動與現實層面之比照,現代聖人傑克遜都堪比古代聖人孔子,相較傳說中的孔子,一身正氣的大地母親之孝子、現代歷史的道德楷模、搖滾巨星傑克遜都毫不遜色。

【十四、作為現代神話的邁克爾·傑克遜】

邁克爾·傑克遜不僅是一位現代神話的開創者於述寫者,而且也極有可能是現代神話的終結者。這集中反映在以下若干方面:

一、傑克遜是一位兼具人生角色極多而取得舉世公認的成效最大的人;

二、傑克遜是一位出道極早(5歲)且又將藝術生命保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者,從出道之早及所產生的國際影響來講,他堪比古典大師莫札特;

三、傑克遜在現當代音樂史上是獲得世界最高獎項最多的人;

四、傑克遜是美利堅合眾國歷屆總統中受到總統關注最多的藝人。從而,在所有藝人中是對美國許多屆總統影響最大的,受其影響和關注他的總統先後包括雷根、老布希(老布希曾經授予傑克遜十年最傑出藝術家獎)、克林頓、小布希,其中,老布希與克林頓曾將他邀請至白宮,以提升美國的精神形象與軟實力效應。【奧巴馬也公開表示MJ是天才,是美國文化的核心部分,聲稱自己MP3裏有MJ所有的作品。奧巴馬作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得益與MJ在反種族歧視方面的卓越貢獻】

五、傑克遜是對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影響最廣泛的現代世界藝人。一個時期,幾乎一個國家的大街小巷都在風靡他的太空步

六、傑克遜於1993131在玫瑰碗體育場所做的震撼性表演,吸引了1.3億觀眾的收視,從而超過了阿波羅登月、總統就職演說等而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

七、傑克遜開創了世界的音樂錄影時代;

八、傑克遜是為世界諸多慈善機構和進步組織捐獻錢財最多的個人,生前共捐獻了逾3億美元;

九、傑克遜是世界唱片銷量最高的人,生前高達7.5億張,逝後截止2009年底,達到了7.6億張,其銷量占全球67億總人口約1/9的比例,遠遠超過前蘇聯與俄羅斯出口全球的第一大產品——AK-47突擊步槍的銷量(該槍原裝加上仿造共達逾1億支);                       
十、傑克遜是取得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多的藝人;

十一、傑克遜是第一位改變了人的身體的運動可能及視覺印象的人,其主要標誌就是令世人眩暈的太空步

十二、傑克遜是真正將音樂與哲學這一源自時代的現代精神理想與訴求結合並實現到某種極致的人,傑克遜實際上還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學家


【十五、邁克爾·傑克遜:一個悲劇的誕生】 ——法醫視角與社會視角的最新解析
音樂天才邁克爾·傑克遜最後是如何猝然離開人世的呢?
對此,2009826出版的《環球時報》,在題為《誰是殺死傑克遜真凶》一文中所援引的由洛杉磯警方所公佈的傑克遜在其生命的最後數個小時的一系列細節如下:

625淩晨130分左右,莫里(傑克遜所雇的私人醫生——筆者注)給傑克遜服用了普通安定片,但沒有效果;淩晨兩點鐘,他為傑克遜注射了2毫克的氯羥安定;到了3點鐘,傑克遜仍未入睡,於是穆雷再次為他注射了3毫克的咪唑安定;後在5點鐘和730分又分別注射了一次,但仍然無效。到了上午1040分左右,在傑克遜的一再要求下,穆雷為其注射了25毫克的異丙酚,傑克遜最終入睡,但誰也沒有想到傑克遜此後再也沒有醒來。穆雷在傑克遜入睡後陪伴了大約10分鐘的時間,然後去了浴室;不超過2分鐘,他返回傑克遜的房間,發現他已經停止呼吸。
該文借美警方所提供的消息還稱,這位元醫生(莫里)在把傑克遜送去搶救時,並沒有向警方坦白異丙酚的事,而且在發現傑克遜停止呼吸到送到醫院搶救之間,莫里的手機記錄顯示他打了40分鐘的電話

另據新浪娛樂訊2009102所公佈的消息稱:據國外媒體報導,屍檢報告細節稱,50歲的傑克遜生前擁有一顆強健的心臟,原來所認為的傑克遜死於心臟病有誤,傑克遜生前並沒有任何的心臟問題,因此,傑克遜的死被判定為他殺
緊接著,北京電視臺的《印象》及《檔案》節目也分別推出了一期破譯、猜想與評說傑克遜之死的專題電視節目,一時間,傑克遜之死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較大範圍的震盪,特別是傑克遜的父親及姐姐堅定地表示,他們堅信傑克遜是死於謀殺!那麼,誰才是謀殺傑克遜的真正兇手呢?

資料顯示,異丙酚(或稱丙泊酚)是一種強效靜脈注射麻醉劑,通常應用于醫院醫生在手術前對患者的全身麻醉,可令患者在較短時間內進入休眠狀態,並能致休眠者呼吸減緩,心率和血壓降低。因而,帶有一定危險性的異丙酚在使用之時,必須由專業醫護人員具體負責並且需要在這一行為過程中有人全程監護,以免不測。

而遺憾的是,傑克遜在被這種帶有危險性的藥劑催眠後的特殊時段裏,卻並沒有一個人分秒不停地在一旁監護,尤其難以置信的是,醫生莫里還擅離職守,在此危險期中途居然還去了趟浴室,花了2分鐘,在藥劑的作用下,呼吸減緩、心率和血壓陡降同時也肯定伴隨著體溫下降的傑克遜就死於這2分鐘的時值。
疑問之一、私人醫生莫里為何要偏偏離開這要命的2分鐘?難道他不知道作為一個治病救人的醫生的神聖職責嗎?——尤其是在他剛剛為傑克遜注射完了大劑量的危險藥劑的情況下。

疑問之二、這是一再被世人所忽略的一個重要細節,在莫里雷為傑克遜注射相對不那麼危險的氯羥安定和咪唑安定的4次行為中,每次注射劑量大都在23毫克左右,而為何在最後一次為他注射相對最為危險的異丙酚時,居然一下子就折射了25毫克?

疑問之三、25毫克的異丙酚的危險劑量的注射,到底是傑克遜一再要求的呢,還是莫里自作主張的結果?到底是入眠的實際情形所需呢,還是莫里最後完全因不耐煩了而乾脆採取了不計後果之措施的結果?

疑問之四、如此危險的足以置人於死地的藥劑,是誰又是通過何種方式弄到並帶進傑克遜的臥室的?

疑問之五、暫時停止呼吸,往往並不意味著一個人的最終死亡,換句話說,傑克遜在停止呼吸後的不長時間內,完全有被搶救過來的可能與希望,因為傑克遜並不是中彈,也不是被刺,也不是受到劇烈撞擊或巨大聲波的震盪而停止呼吸的,他那種停止呼吸的情況,較之上述那些情況最易被及時搶救過來,比如採取人工呼吸、心臟按壓、加高體溫、立即向體內注入某種可使異丙酚失效的藥物等等辦法,甚至可同時採取以適度的聲響振頻播放傑克遜的《地球之歌》,以將其飄逝不遠的靈魂及時喚回的辦法(這種辦法也可能是最為有效的辦法)。但資料顯示,除了穆雷稱自己為傑克遜實施了人工呼吸外,其他辦法均未採取。特別是,在醫院全力搶救暫停呼吸的傑克遜的過程中,莫里居然沒有告訴醫院方面自己此前向傑克遜注射了大劑量的異丙酚這一事實;換言之,醫院醫生對傑克遜的緊急救助毋寧說是極其盲目而無效的,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那時正在緊急搶救的醫院醫生並不知道傑克遜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麼。

以下是美國當地時間625下午洛杉磯急救中心的一般電話錄音。
(前略)
求助者:這裏有位元男士需要幫助,他現在已沒有呼吸,沒有呼吸,我們試圖為他做心臟按壓,但他沒有任何反應。急救中心:好的,他多大年齡了?求助者:50歲。急救中心:“50歲,好的。他現在沒有知覺、也沒有呼吸?求助者:是的,他沒有呼吸。(中間6句話略)
急救中心:好的,把他抬到地板上,準備為他做心臟復蘇術,好嗎?求助者:我們需要……我們需要……”急救中心:我們的醫療人員已經在路上了。我沒辦法在電話上幫你。我們已經在路上了。現在有人給他進行治療嗎?求助者:是的,有,這裏有一個私人醫生,他和他在一起……”急救中心:噢?那個醫生現在還在場嗎?求助者:“……但是他現在沒有任何反應,他對心臟復蘇術什麼的均無任何反應。(中間6句話,略)
求助者:謝謝您!我們給他做心臟按壓,但是他仍舊沒有任何反應。急救中心:好的知道了,我們正在路上。我們立馬就趕到您處。
通過對在傑克遜剛停止呼吸時洛杉磯急救中心所接到的求助者(即傑克遜私人醫生穆雷)的電話錄音解讀,不難發現如下這些令人震驚的問題:

其一、第一句話,即我們試圖為他做心臟按壓,但他沒有任何反應,透露出了這樣的資訊:資訊之一是,私人醫生莫里在傑克遜剛停止呼吸還存在搶救可能之時,並沒有為他做至關重要的心臟按壓。因為急救中心以及普通急救常識所希望和要求的心臟按壓,對於莫里雷來講,這一行為僅表現為試圖,而不是已經發生過,或正在發生中。這足可證明,拿著優厚薪水的私人醫生莫里在傑克遜剛停止呼吸後的第一時間內,並沒有及時去做一個醫生最應該做的事情,而是無所作為。資訊之二是,莫里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品質問題、做人問題與醫德問題,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為傑克遜立即實施心臟按壓,怎麼就能斷定傑克遜無任何反應呢?況且,科學常識告訴我們,人與動物甚至在死後很長時間,其肌肉組織和某些關節在受到觸動時還會有所反應。
其二、第四、第五句話,即“50歲,好的。他現在沒有知覺、也沒有呼吸?(急救中心),答:是的,他沒有呼吸。(莫里)這兩句問答所透露出的資訊為:莫里並沒有講出實情與真相,至少在有意回避真實情況。因為常識告訴我們:沒有呼吸並不意味著沒有知覺,一個人屏住呼吸或將口鼻浸入水中,他會繼續存在知覺;換句話說,當時在現場,傑克遜雖然暫時停止了呼吸,但他很可能還有知覺,而只要知覺尚存,就說明一個人並沒有徹底死亡,就存在著被搶救過來的可能。

其三、第六、第七句話,即好的,把他抬到地板上,準備為他做心臟復蘇術,好嗎?(急救中心),答:我們需要……我們需要(急救車的到來 莫里)這兩句對話顯然透露出了這樣的資訊:莫里醫生仿佛是在答非所問,甚至是有意在支吾,在拖延一秒千金的寶貴時間。
其四、倒數第二句話,即謝謝您!我們給他做心臟按壓,但是他仍然沒有任何反應。可透露出這樣的資訊:莫里醫生顯然是在撒謊,因為截止說這句話之時,他一再在與急救中心用電話通話,那他又怎麼可能一隻手打電話,另一隻手來實施心臟按壓呢?這顯然與常識不相符,況且前面的通話都已經透露出了莫里既沒有按急救中心所希望的那樣去立即實施心臟按壓,同時也懶得這樣去做。他惟一在做的,似乎就是在靜候急救中心所派救護車的到來。這就是作為一名私人醫生的莫里,在那十萬火急的時刻所表現出的一切。當然,也有消息說,莫里稱自己曾為傑克遜做過人工呼吸,可這個細節至少在這段電話錄音中並未顯示出來,且就算是做過人工呼吸,心臟按壓的這一復蘇術也更是必不可少的。

依據上述電話錄音分析,及莫里在第五次為傑克遜注射具有較大危險性的藥劑異丙酚時,其注射劑量居然超過了前四次所注射的普通藥劑量之總和的反常做法,可推出如下結論:

一、傑克遜顯然是屬於非正常死亡,其死亡存在著重大的謀殺嫌疑。

二、不管美國警方在不同階段會做出多少種不同的認定,給出多少種不同的說法,但上述的大前提和基本判定將維持不變。

三、私人醫生莫里顯然在傑克遜之死中負有不可推卸之責任,在由諸多謀殺者所構成的群體中,穆雷很可能即使不是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也至少是扮演著最直接的角色。

四、證明上述這一論斷的,主要有如下這些緣由:

1、作為醫生,莫里明知為患者一次性注射如此大劑量(25毫克)的具有較大危險性的麻醉性藥劑,是嚴重的不當行為(因為此種藥劑通常是用在為患者做手術之前,令患者休眠以失去疼痛知覺的這種用途,而非用在失眠症上),但是他還明知故犯。

2、在上述行為發生後,進一步地,莫里又未能履行需要時刻嚴密監護被注射者的這一醫護人員應有的職責,在此後的極其危險的時刻,他卻擅離職守了2分鐘,去了浴室。

3、莫里聲稱是患者傑克遜一再要求他所為的。但就算如此,作為醫生,應按醫治原則和科學要求行事,而不是按患者的錯誤要求行事,尤其是沒有證據表明,傑克遜要求莫里一下子為自己注射入25毫克的、如此大劑量的存在較大風險的藥劑,除非傑克遜希望借他人之手來達到自殺的目的!但沒有任何跡象、也沒有任何理由能夠顯示出,傑克遜希望自殺。

4、沒有證據表明是傑克遜從外邊買回了異丙酚等違禁藥品。在傑克遜的自傳《太空步》一書中顯示,傑克遜素來對包括毒品在內的一切違禁品都是不齒的,那麼,最有管道將此違禁品帶入傑克遜之臥室的,那就是做醫藥這個專業的莫里醫生了。

5、在傑克遜剛停止呼吸而顯然並沒有死定,因而存在著較大、至少是一定的搶救希望與可能的時刻,莫里並沒有立即做一名醫生在此時此刻最應該做的一切,尤其是沒有立即為傑克遜實施心臟按壓的復蘇術。特別是在急救中心通過電話要求他這樣做之時,他卻表現出支支吾吾、漫不經心,沒有及時實施心臟的復蘇術,沒有盡一切可能地去拯救傑克遜於水火!這與一名醫生的神聖職責和醫德,進而與一個人的基本職責、道德和良知是嚴重悖離的。

6、上述15表明,傑克遜最後是在莫里手中而一分一秒地、一步步地走向死亡的;同時,在此過程中,導致這一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的莫里,又仿佛是在靜候著最終結局的到來。
五、以上是傑克遜死亡的直接原因與前提條件,而導致那些直接原因和前提條件的,又是由如下的間接原因與條件所構成:即困擾和折磨傑克遜的長期失眠。正是患有嚴重失眠症的傑克遜要雇請醫生莫里來為其治癒這一頑疾的。但失眠症並非傑克遜的遺傳病症,而是長期以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所致,特別是由於1993年及2003年兩次曠日持久的、後被認定為驚天騙局的對他的羞辱性指控所致。這是問題的根源,若無此根源,他便不會患上嚴重的失眠症,從而就不需要特意雇一名醫生來專治此症,進而便不會有爾後的悲劇的發生。

而那兩次鬧得舉世沸沸揚揚的指控與媒體的病態性報導,其背後除了受普通的經濟利益驅使之外,還受國家的政治利益所驅使,在此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場鬧劇有點類似於克林頓曾經不慎捲入的性醜聞事件。對此,北京電視臺《檔案》的一期關於傑克遜的節目解讀是這樣的,即2003年初美國政府為了轉移公眾對存在爭議的攻打伊拉克這一事件的視線,才不惜炮製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傑克遜性醜聞的事件。有資料說,在這場漫長的一個孤單的個體與一個龐大的國家的對峙中,傑克遜的精神受到了極為沉重的打擊,使他的心靈深處蒙受了難以想像、無法癒合的創傷。從此,痛苦的失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像蛇一般地死死纏上了他,於是,便發生了臨終時之一切。

六、除了經濟利益(敲詐、榨取)與政治利益(轉移公眾視線)之外,驅使傑克遜一步步走向毀滅的因素,還包括嫉妒、種族偏見、對天才的仇視、對超人的費解、對無所不能者的湮滅、對一位傳奇英雄與超級搖滾者在狂熱之餘的不容、對一名拯救世界者在被拯救中的不快等等。所有這些,連同最後時刻的實現諸多利益的具體行為人——私人醫生莫里,一同構成了一種巨大的黑洞與令人顫慄的陰謀。

【十六、結論 是誰謀殺了邁克爾·傑克遜?】
邁克爾·傑克遜擁有多重身份,扮演過眾多人生角色。他首先是一位作曲家、舞蹈家、歌唱家與詩人,即他是一名藝術家,或詩性藝術家;其次,他是一位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和平與進步事業的推動者;再次他是一位哲學家、人文主義者、環保主義者;最後,他是一位倫理學家與道德楷模。若順著這四個大的方向再細分下去,傑克遜會有數十個人生角色與身份,比如就第一個方面而言,再細分的話,那麼,傑克遜則是一名作曲家、編曲家、詩人、作詞家、編舞家、唱片製作人、流行音樂歌手(歌唱家)、搖滾音樂歌手(歌唱家)、靈魂音樂歌手(歌唱家)、音樂錄影的先驅者、行為藝術家、大地藝術家等等,這些角色與側面還是僅就他作為一名藝術家這一身份而言的。而在最後一個方面,即從作為倫理學家與道德楷模的這個方面而言,其人格精神、思想境界及其對普天下所關注的廣度與深度,較之老子與孔子,也毫不遜色。


而重要的還在於,老子與孔子僅僅是在學理層面進行了比較多的運思與道說,而在其生平從未傾其所有地將其思想與學說真正化為過社會層面,付諸於實際實踐,從未以其思想學說進行過真正的人生行動與勇敢嘗試(至少這兩位道德楷模從未為當時的弱勢群體真正呐喊過、奔波過、傾其所有地付出過什麼家財)。而傑克遜則不然,他在進行哲學的運思和人生之詩的譜寫的同時,還將這些化為了社會層面的實際行動,化為了實實在在的行動。正如前面所言,當今該思考的幾乎所有問題都已被世人思考過了,重要的是看實際行動了。在這個意義上講,傑克遜的匆促旅途與生涯,顯然體現了一種更為偉大的歷史訴求、夢想寄託與時代要求。這是他作為一個流行音樂之王與搖滾樂壇巨星的最不尋常之處,也是將搖滾精神的積極價值發揚光大到所被賦予之程度的最令人折服之處。

無論是作為流行樂壇之王,抑或是作為搖滾樂壇巨星,傑克遜都是一個天才級的人物,他在竭盡所能地將搖滾普及化、流行化與普世化,同時又在不遺餘力地將流行音樂搖滾化,以強化它的心靈衝擊與力度效果,而他在藝術搖滾,特別是在靈魂音樂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之大,也是很少有人能夠企及的。

雖然搖滾巨星並非傑克遜的最主要的人生角色與世俗印象,只是他所烙印給大眾視界的諸多印象之一,然而,傑克遜卻是一個非常搖滾化的人,這一點卻是無可爭議的。從搖滾的積極方面——諸如反抗(加繆式的)、呐喊(魯迅式的)、反叛(羅素式的)、批判(康得式的)、顛覆(波普爾式的)、摧毀(尼采式的)與解構(德里達式的)等——來講,傑克遜對搖滾精神進而對精神本質與存在本質的深化與詮釋,也都是功不可沒的。

然而,正是這樣的一個冀圖拯救世界、醫治人類心靈、縫合大地母親之傷口的人,卻早早地被這個他所深愛的世界所遺棄,他的離去並不僅是美國一國的精神與價值的損失的問題,而是整個人類的創造精神、價值訴求與心靈風景的一大災難性的損失。傑克遜是一個發現人的身體、解放人的身體、給人的身體與姿態重新賦形的人,並在以自己的人生個性與無畏行動最大限度地彰顯超人精神的人,從而使自己成為了一個與超人重影的人。然而,這位超人最終還是為巨大的社會黑洞與陰影吞噬,其生命悲劇決不僅是其個人的悲劇,而是全人類的悲劇、整個文明史的悲劇、整個精神史的悲劇。

2009625世界巨星的隕落,折射出了一種巨大的危機與險情,它再次將世界的精神征途拋向了命運的風口浪尖,不言而喻地,有多重兇手與多重力量參與了對傑克遜的謀殺,謀殺受多重動機與利益所驅使,驅使謀殺所發生的,除了利欲層面外,還有種族層面、歷史層面、心理層面、文化層面與政治層面等層面的因素,此外,謀殺還跟搖滾這種語言形式自身的層面緣由有關。總之,傑克遜死於謀殺,死于多重兇手與多重因素的聯合謀殺,他很可能死于一場精心策劃的巨大陰謀【從前段時間莫里醫生負債累累的情況下還能請得起美國最好的律師團隊,最好的保鏢,和檢察官討價還價,不帶手銬出庭,低額保釋金來看,背後絕對有陰謀】,而非個別的、孤立的緣由。


之所以說,傑克遜之死與巨大陰謀相關,還在於這樣一種顯而易見的事實,若沒有利益之手與巨大勢力在幕後的操縱與安排,一個普通醫生是沒有辦法隨隨便便與傑克遜接觸上並很快搖身一變為掌握其生命健康乃至生殺大權的舉足輕重之人的。換句話說,這種情形之所以能夠順理成章地發生,那就說明背後肯定是經過了一整套的密謀的。通過回首林肯、馬丁·路德·金、甘迺迪兄弟(即約翰·甘迺迪總統和羅伯特·甘迺迪前司法部長)等一連串的人生悲劇不難發現,謀殺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簡直已被理性化、體系化,簡直已化為了一種工業流程,當一種新的精神、新的訴求與新的祈願從根本上觸動了世俗的慣性,觸動了利益集團與權貴們的敏感神經之時,於是,一起新的謀殺便自動發生了,一個新的悲劇便又降臨塵寰了。傑克遜的人生悲劇在與上述的一系列人生悲劇在具有驚人之相似一幕的同時,又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為傑克遜是一個音樂家,是一位詩性藝術家,他是因為其音樂天才與創造精神而使自己化為悲劇的,他的悲劇是誕生於他所訴求和表現出的音樂精神,正是一種超越一切的音樂精神、一種為世界圖繪心靈風景的音樂精神,使傑克遜的印象式人生化為了令舉世愕然的悲劇。亙古,偉大的悲劇大都誕生於音樂精神,是音樂精神所譜寫和開啟的一幕幕悲劇最終賦予歷史以深度和厚度的。傑克遜的生命掠光甚至是一種神話性的,而其涉越此岸世界的聲影軌跡,又顯然是一種史詩性的。

歷史將證明,傑克遜對世界歷史的貢獻,對和平、進步和發展的促進與推動,對時代的廣泛影響,將至少不會遜色於美國的任何一屆總統。政治只是單位時間內的一種現象,它的有效性只局限於某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從大的時間尺度與歷史跨度上來講,甚至僅是一種過眼雲煙性的東西。而藝術,尤其是音樂則不然,它將與世界歷史伴隨始終,它亙古並永遠是一種大跨度的精神現象,是一種跨時空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當今美國對軟實力——即國家的精神感召力與精神滲透力——如此看重、如此倚重的緣由。

眾所周知,美國的社會制度與價值訴求不可能推向全球,因為它弊端重重,美國的超強軍力無論還將保持多長時間的壟斷性地位,但正如美國的重要戰略分析家所指出的那樣,享有優勢並不意味著無所不能,它年復一年地在受到全球性的各種反作用力的掣肘、制約與作用,從而使其作用力大打折扣,美國惟一能走向世界、投射向全球的,並不是它的經濟實力、超強軍力、價值訴求和社會制度,而是它的軟實力,主要體現在音樂和電影等方面,這才是其通行四海而不受阻止的東西,才是包括其宿敵也都不加拒絕、無法拒絕的東西,而在此方面,最富代表性同時也是迄今為止至少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定為對這一政策做出貢獻最大的,那就是邁克爾·傑克遜了。

具體來講,隨著大量史料和檔案的進一步披露與公開,歷史可能會對當年的歷史英雄羅斯福總統與小布希總統做出顛覆性的全新定位與評價,但與之不同的是,歷史對傑克遜的認知及對其精神價值的確認只會日益加深。真正的藝術精神是超歷史的、超時代的、非功利性的、純精神的,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世人很可能將拿傑克遜與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莫札特、貝多芬、李斯特、瓦格納、羅丹等大師來相提並論,並將傑克遜作為美國歷史上甚至是超越愛因斯坦的最絢爛、最重要的生命之花來看待。而從文明類型上來講,傑克遜又是希伯來精神與希臘文明相交融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世界奉獻給20世紀後半葉至21世紀初葉的全世界的最燦爛的生命奇葩。可以料想和推斷的是,不久以後,就像孔子學院、歌德學院、賽凡提斯學院一樣,傑克遜學院也會在世界各大洲雨後春筍般的興建。

就音樂這一傑克遜生平所獻身與呈現於世的一個側面而言,顯然不能將傑克遜僅僅限定於某一音樂類型與形式,不能說他到底為搖滾還是流行,不能拿許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去套他,因為他早已超越了搖滾,其代表作表徵了搖滾樂在超越了自身的存在階段後所最終希望達臻的重要景象之一,搖滾在現階段或在歷史上所表現出的反抗、叛逆與顛覆的表徵,或致力於渲染的絕望、不安、恐懼、黑暗、夢境與超自然力的東西,其目的之一,無非是希望跨越這個階段而最終躍進至傑克遜在其後期的代表作中所訴求的那種超越性的境界,那種令人精神翩躚與飛升的境界,那種宛若仙境般的時空。緣此,在這個意義上而言,傑克遜的精神和音樂是一種超搖滾的現象。或曰,僅就搖滾這一觀察視角與評判視角而言,傑克遜精神是一種超搖滾精神;傑克遜音樂是一種超搖滾音樂;傑克遜其人是超搖滾之人。
而從世俗層面與大眾層面而言,在媒體全球化時代,在大眾媒體的過度宣揚與誤導之下,世人印象中仿佛傑克遜身上的瑕疵百出,因而存在巨大爭議。而實際情況與現實真相並非如此,曾經兩度鬧得沸沸揚揚的傑克遜的性醜聞事件,後被最終證明純屬子虛烏有,第二起事件的幕後指使者——“受害者的父親後來由於良心不安也自殺身亡。

其次,就是傑克遜的顛覆黑人身份這一事件了,但此事件而後被披露的真相是,傑克遜並沒有漂白過自己而改變其黑人身份,其膚色的由黑變白不過是由於他所患的一種白癜風病使然,而並非他個人刻意所為。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是他對其鼻子與下巴的微小整容與美化了,這兩點是傑克遜生前公開承認的,可這到底算不算其身上的瑕疵?回答是,不算,根本不算!如果愛美、適度修飾自己是一種不能被容忍的瑕疵的話,那麼,無數的女性節食瘦身以使自己變得苗條,為何不被認為是一種瑕疵,無數的人甚至包括准超人李小龍在內為苦練肌肉的幾何之美而不惜借助於機械刺激這種極端辦法,為何沒有被認為是一種瑕疵?為何獨獨傑克遜讓自己的鼻子和下巴變得俊美了一些就是一種不能容忍的瑕疵?通過批判性考察與審視之後,較之同時作為同性戀者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特別是較之在性方面非常無度的雨果、羅丹、畢卡索等人而言,在所有的大師之行列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傑克遜是身上瑕疵最少的人,是幾乎最沒有瑕疵的人,無論從形象、氣質、才華,還是從人格、人品、思想境界等方方面面而言,他幾乎是個完美無缺的人。

如果說傑克遜身上有什麼瑕疵可言的話,那麼,其瑕疵就是其身上幾乎毫無瑕疵,以至於光彩照人,從而,毫無瑕疵構成了傑克遜身上的最大瑕疵!於是乎,瑕疵重重的世人便開始將這個近乎於完美無瑕的人當作眾矢之的了,於是乎,在大眾媒體的瘋狂煽動下,傑克遜便一度成了一個妖魔化的人了!嗟夫!此真乃這個時代的莫大之不幸與悲哀,從而,這種現象也成了搗毀和摧折傑克遜這朵生命奇葩的核心緣由之一,成了謀殺傑克遜的多重兇手之中的重要兇手之一。

另外,一度收入頗豐的傑克遜始終拒絕加入富人俱樂部,拒絕富人與權貴們的那套遊戲規則,拒絕將自己的財富像他們那樣去投入無止境的貪婪和欲壑,投入對辛勤勞動者們血汗的更大限度的榨取,而是不停頓地為各種慈善組織和機構慷慨解囊、捐錢捐物,並為無數的孩子們建了一座夢幻樂園,以致引起了世界的財富俱樂部與權貴們的不解與不快。於是,有些惶恐的財富俱樂部與權貴們便自動將傑克遜這位特立獨行、天馬行空的人視作了挑戰既得利益的不受歡迎者了。這也可能是最終成了導致傑克遜英年早逝的眾多緣由之一。

總之,是世俗、世人、習慣、既定秩序與遊戲規則,是病態心理、經濟利益、政治利益與媒體利益等多重東西所錯綜交織而成的命運之手,無情剝奪和擦去了傑克遜的生命光環,驟然熄滅了傑克遜的生命掠光。當然,這一世紀悲劇也賦予了精神長廊以一座新的、蘇格拉底式的從容赴死的英雄雕像,賦予了一個不朽的現代神話。

如前所述,作為超人的、極其搖滾化的傑克遜,一直在不遺餘力地試圖顛覆世人的運動印象與感覺,試圖賦予人的身體以全新的意涵,試圖將一種理想化的搖滾精神融浸到人的血液與毛細血管之中,與此同時,他還不遺餘力地試圖將人體所蘊含的意志、激情、投射性、進攻性、甚至是透著毀滅性的東西,即驅動戰爭的非經濟因素的東西,通過審美手段、通過姿影綻現而引向另一維度,以便使其得以有效釋放,從而使戰爭的消解乃至消弭成為了可能,這可能是傑克遜的更為偉大之處。

傑克遜是一個偉大的人文主義者、和平主義者,是大地母親的孝子,其一生的精神與訴求都集中體現在了其盪氣迴腸的《地球之歌》裏。伴隨著巨星的隕落,他的心聲與歌聲將長期回蕩在我們的心間,長期回蕩在千山萬壑,回蕩在浩瀚天宇。


Earth Song 地球之歌
作詞/作曲:邁克爾·傑克遜
旭日呢?
雨露呢?
還有你曾語說的那一切呢?
田園風光呢?
還會再現嗎?
還有你曾語說的屬於你我的那一切呢?
你可曾停下步履
去反思我們曾用鮮血所濡染的那一切?
你可曾駐足凝眸
凝眸那慟哭的大地、垂淚的海岸?
啊!——我們對這世界都留下了什麼?
瞧瞧我們的所作所為!
和平的原野呢?
那可是你曾許諾給你唯一之孩子的。
萬紫千紅的視界呢?
還會浮現嗎?
而那些你曾傾吐的
屬於你我的幻夢呢?
你可曾駐足凝神
凝神那戰爭中殘死的嬰孩?
你可曾駐足回眸
回眸那慟哭的大地、垂淚的海岸?
啊!——我曾編織夢想
亦曾舉頭遙望
然而今卻不知置身何方?
惟見我們已漂泊向天際
啊?——啊,昨日時光呢?(合:我們該如何?)
還有那海洋呢?(合:我們該如何?)
天堂在墜落(合:我們該如何?)
我幾欲窒息(合:我們該如何?)
血流如注的大地呢?(合:我們該如何?)
難道我們感覺不到它的痛楚嗎?(合:我們該如何?)
自然之所在呢?(我們該作何選擇?)
那可是萬物之靈呀!(合:噢,噢)而動物們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我們已將動物王國焚毀殆盡(我們該做何選擇?)
尤其那大象們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我們是否已失信於它們(我們該做何選擇?)
還有那鯨魚們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我們正在荼毒那海洋(我們該做何選擇?)
林中幽徑呢?(合:噢,噢)
已消弭於邪惡之由(我們該做何選擇?)
一如聖母般的大地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被宗派所撕裂(我們該做何選擇?)
黎民百姓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能為其放條生路嗎?(我們該做何選擇?)
瀕死的嬰孩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難道對其啼哭你充耳不聞?(我們該做何選擇?)
我們踏向何方?(合:噢,噢)
誰人能告知我緣由?(我們該做何選擇?)
嬰孩們能嗎?(我們該做何選擇?)
歲月能嗎?(我們該做何選擇?)
歡娛時光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那麼人類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哭泣的人們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先知亞伯拉罕呢?(我們該做何選擇?)
重蹈那毀滅之覆轍嗎?(噢,噢)
我們還未覺知嗎?
啊!——


200912月【估計是作者的成文時間】
【十七、 附錄】
附錄一

巨星傑克遜的隕落將使世界黯然失色
北京時間626,偉大的搖滾巨星、傳奇天才邁克爾·傑克遜猝死于大洋彼岸的洛杉磯。這顆巨星的隕落與這顆巨星的誕生一樣突然,而令整個世界猝不及防。他的死是20世紀至21世紀世界精神史的一大損失,整個藝術領域與文化領域都將因此而黯然失色。很難想像還會有誰能夠替代他的位置,因為他的位置是經典的、惟一的、不朽的。他的兩首曲目《拯救世界》與《地球之歌》,就像兩道絢爛彩虹一樣而永駐人間。傑克遜的生命之一切素來是頗具顛覆性的,在從五歲首次登臺到五十歲闊別人世的這四十五年匆促的人生歷程中,他一直在變幻著他的人生角色,挑戰著生命的極限,在用特別極端而反叛的語彙而塑造著傳奇人生之一切。

與流俗看法相反,他的價值與存在意義需要納入一個大的時間尺度與歷史長河去沉澱與比照,這樣才能夠對他有一個更為客觀而公正的評判。就像音樂家馬勒和思想家尼采一樣,馬勒在生前沒有被充分承認,尼采在生前也備受誤解,這兩位天才也是在死後半個世紀才被世人漸漸發覺的。傑克遜生前的瑕疵太多【大多為病態的媒體弄出來的無稽之談,引用作者的話,MJ最大的瑕疵就是幾乎沒有瑕疵】,以至於屢屢被世俗深度誤判和誤讀。實際上,傑克遜的才華要比即使對他的最高評價還要高得多,即便是流行巨星貓王也根本不能與傑克遜相提並論,而披頭士等搖滾代表更多的不過是一種文化現象,但未必能構成一種燦爛的精神現象。

傑克遜的創作原則和代表作品是唯美的、極度嚴格的,是不可複製的,是有且僅有一次的神來之筆與出神入化之作。【引用一句話,MJ不是那種十年,一個時代甚至一輩子出一個的歌手,而是那種僅僅來這個世界一次的,音樂家。】也許只有用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這樣的經典作品,才能與他的不朽名作一比高下。當然,傑克遜身上在閃射著璀璨的精神光環的同時,也顯而易見地在閃爍著炫目的世俗光環。遺憾的是,世俗的世界只看到了其世俗光環,而很少能夠窺見其精神光環之彼岸色彩與形而上精神。
願傑克遜一路走好,願傑克遜在另一個世界、另一個介面能夠真正找到他的靈魂的歸宿。


附錄二、海外視角評論

他是一位有著柔謐靈魂的、極其天才的大男孩,人們將永遠懷念他的歌聲。

——
保羅·麥卡特尼

邁克爾·傑克遜的去世,讓我們想起了甘迺迪去世的時候、貓王去世的時候,他是一個極聰明的人,對於我們大家來說,這是個極大的損失,他從5歲開始就生活在壓力之下,他的家庭和歌迷給他太多的壓力。

——
席琳·狄翁

邁克爾·傑克遜在藝術上的成就、天賦和遠見都是很少見的,他是世界聖賜我們的禮物,他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天才,其獨特的歌聲、驚人的音樂天賦及與生俱來的明星氣質,令其在幼年時期便亮相於世界舞臺,13次獲得格萊美大獎,其職業生涯已經超越了音樂和文化,其貢獻將永駐我們心間與記憶。如此的噩耗令人深感悲痛,我們的心與其家人及全世界喜愛他的人同在,一同哀悼音樂界這個巨大的損失。
就像沒人能成為貓王,永遠也不會有人可以跟邁克爾·傑克遜相提並論,他的才華和驚奇之舉,他的神秘,讓他成為傳奇。

——
斯皮爾伯格


附錄三、邁克爾·傑克遜大事記
1958829,邁克爾·傑克遜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密歇根湖畔的加里市。
1963年,傑克遜與其4位兄長共同組成了The Jackson 5,即傑克遜五兄弟樂隊組合。
1972年,傑克遜被美國國會授予特殊貢獻楷模。
1972~1973年,在長達一年的巡演中,傑克遜五兄弟組合在英國利物浦帝王中心的一場演出一舉打破了英國披頭士樂隊的觀眾入場人數記錄。
1978~1979年,傑克遜的首張個人專輯《Off The Wall》取得巨大成功,而今,此專輯全球銷量已達2000萬張。
1982年,與製作人鐘斯合作製作錄製了一張震撼世界的專輯《Thriller》,吉他高手范·海倫參與了該專輯的錄製,後該專輯取得了28白金唱片、22鑽石唱片認證,至今全球銷量高達1.1億張。
1983年,傑克遜聯合著名電影大家所攝製的音樂錄影《顫慄》為世界視界開啟了一個音樂錄影的新時代。
1984年,傑克遜被雷根總統授予人道主義總統獎。
1987年,傑克遜悄然來到中國,探訪了孫中山的出生地中山,中國鄉野的一切,給傑克遜帶來了很大的心靈觸動。
1988年,傑克遜被菲斯克大學授予文學博士榮譽學位。
1989年,傑克遜被授予雷納德·卡特人道主義獎。
1989年,伊莉莎白·泰勒為傑克遜頒發了文藝遺產獎及小薩米 ·大衛斯獎,泰勒在現場對傑克遜所做出了流行音樂之王及相關界定(包括搖滾音樂之王靈歌音樂之王),從此流行音樂之王的稱號風行世界。
199045,傑克遜受老布希之邀赴白宮受勳十年最佳藝人獎
1992~1993年,傑克遜開始了《危險之旅》的全球巡演。
1993519,傑克遜獲吉尼斯世界紀錄所頒發的終生成就獎
199512月,傑克遜成立了拯救世界基金會。
1996~1997年,開始了《歷史》的全球巡演,從而使自己的音樂生涯達到頂峰。
2001年,傑克遜在英國牛津大學發表了《拯救孩子》的動人演講,此次演講閃射著偉大的人性光輝,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講之一。
2003年初~2005年,傑克遜第二次身陷曠日持久的醜聞官司,但他最終被認定為是清白的,然而這場官司卻讓他心力交瘁,精神趨於崩潰。
20038月,圍繞《家庭時刻》的社會問題,傑克遜與總統小布希在電話裏商談了45分鐘。
2006年,傑克遜獲得了9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包括:
歷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家;支持慈善事業最多的流行歌星(多達39個慈善團體);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專輯《顫慄》(thriller);最暢銷歌手鑽石獎(特別獎)……2009年,傑克遜獲得拯救世界獎(由傑梅恩代領)
2009625,重裝上陣的傑克遜在即將踏上赴英進行50場的告別演出的前些時日,因失眠被私人醫生注射了過量的異丙酚而致死。
▲傑克遜生前為世界許多慈善組織捐獻了3億多美元。逝後,根據其遺囑,其財產的20%將繼續用於支持慈善事業
____________________This Is The 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That's all for love.Pray Truth Prevail!Thank you for reading_____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