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3-09-05

地球之歌:透視邁克爾•傑克遜的巨作 全文翻譯 4

來源:mjjcn.com 翻譯:nickyli22
 
遺產






 


很多對《地球之歌》不屑一顧的評論在很大程度上至今仍未改變。不知何故,約翰列儂(“Imagine”)和馬文蓋伊(“What’s Goin’ On”)的社會主題搖滾民謠能夠位元列《滾石》雜誌史上最佳歌曲排名的前五名,而邁克爾傑克遜的《地球之歌》卻未能躋身前500名。

不過,自1995年(尤其是近幾年)以來,《地球之歌》也因其先見與力量開始贏得相當數量的讚賞者。繼傑克遜突然離世後,很多人突然開始明白,在戈爾(Al Gore)《難以忽視的真相》之前,在《阿凡達》和《機器人瓦力》之前,在綠化環保成為宣傳語之前,邁克爾傑克遜就已經敲響了警鐘,不僅僅是環境的警鐘,而且是愛滋病、貧窮、和平、兒童福祉的警鐘。在1990年代,他是這些問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代言人。

近幾年,《地球之歌》在諸如《美國偶像》、《X音素》和《格萊美獎頒獎禮》等等人氣頗高的節目上被反復翻唱。從倫敦到日本,世界各地的交響樂團也曾表演過此曲。就全球範圍而言,此曲繼續成為傑克遜最受歡迎的歌曲之一。

從評論角度看,雖然膚淺的不屑一顧還普遍存在,但對傑克遜的作品進行更為嚴肅的審視(包括最近幾次學術會議)也開始欣欣向榮起來。例如,康斯坦斯皮爾斯和歌德佈施曼(Gerd Buschmann)就已開始論述其豐富的主題、完美典範和參考系。76 這對於恢復《地球之歌》這樣一部傑作的應有地位至關重要,因為《地球之歌》需要一定的背景才能夠完全欣賞。

除此以外,此曲最實質性的遺產是它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改善了這個星球的福祉。正如傑克遜自己2009年說的,他希望這首歌能夠開啟人們的意識77 他並不希望聽眾僅僅是感到悲傷;而是希望他們會採取行動。而這正是很多人已經開始做的。



成千上萬的教師們現在在教室裏播放《地球之歌》,讓學生們瞭解環境和動物權利問題此曲還啟發了行動主義。看過《就是這樣》的《地球之歌》片段後,特蕾莎佛蘭克林(Trisha Franklin)說,我絕對迫切地感到需要做點事情,就像邁克爾呼籲的,所以我啟動了一個以邁克爾的名義在全球範圍植樹的項目。為邁克爾種一百萬棵樹現在在Facebook上已擁有1.3萬名粉絲,我們的網站每月有上萬次點擊率。我們已經在世界各地種了兩萬棵樹,而且希望能夠種下更多樹。78  

這首歌的影響繼續在新一代歌迷中迴響。看過《地球之歌》音樂錄影后,一位元敏感的十歲小孩(Draven)深受感動,發誓說要告訴所有人他懂得其中的資訊。在此之前他並不瞭解歌曲所揭示的大多數問題。他告訴祖父,這首歌讓他意識到關愛地球有多麼重要。79 與人類所面臨問題的範圍和複雜程度相比,這樣的故事可能太微不足道。但他們就是種子。人類面臨的現狀不僅不公平,還不可持續。而他們就代表了對這種現狀的抗拒。

最後的表演


邁克爾傑克遜最後一次現場表演《地球之歌》是1999 627日在德國慕尼克。
那場演出是傑克遜組織的兩場慈善演唱會邁克爾傑克遜與好友——人道主義事業的第二場(第一場在韓國首爾)。演出所有收益(約330萬美元)都捐給了納爾遜曼德拉兒童基金會、紅十字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科索沃難民。
演唱會當天慕尼克天氣炙熱。歌迷們領到免費分發的水以防脫水。80 演唱會於下午開始,盧瑟範德魯斯( Luther Vandross)、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和安德魯波切利(Andrea Bocceli)等明星紛紛登場表演。

隨著太陽落山,氣溫雖然慢慢涼下來,但現場觀眾對邁克爾傑克遜的期待卻不斷增長。慕尼克奧林匹克體育場現在已經擠得人山人海,成為從世界各地彙聚而來的人性的海洋。
夜裏11點剛過,傑克遜登上舞臺。當他出現在煙霧和明亮的燈光中,像大衛雕塑般一動不動站在舞臺上時,觀眾們已興奮到狂熱無比。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時刻。傑克遜接下來一口氣表演了金曲串燒,包括重新巧妙編舞的危險犯罪高手串燒。

這一段結束後,傑克遜跑回後臺去換服裝並喝點飲料,與此同時工作人員則忙著換上精心製作的舞臺背景,為他最後一首歌做準備:《地球之歌》。

休息間歇,燈光波浪般掃過觀眾,貝多芬的歡樂頌在夏日的溫暖夜空中激昂奏響。然後,超大螢幕上開始出現一隻緩緩轉動的地球。隨著《地球之歌》憂鬱而廣闊無限的開頭在體育場內響起,然後是悲傷的鋼琴和絃,狂喜氣氛忽然轉變,讓人沉思。

傑克遜在歌迷遙遠的尖叫聲中回到舞臺,但人們可以看出,他已經完全沉浸在歌曲當中。
他身著黑色褲子和襤褸的黑色紅色層疊上衣。他臉龐蒼白,顯得憂鬱而傷心。日出呢……”那千真萬確的聲音讓觀眾們感到心頭一顫。



他的身體語言富於表現力,意圖將歌曲的情感傳遞到距離舞臺最遠的觀眾。大螢幕上變換著毀壞破敗的景象,傑克遜則不停地在舞臺上闊步行走。

隨著歌曲的進行,張力慢慢積聚起來。傑克遜的身體或蜷縮、或跳動、或搖擺。他在彙聚這首歌的痛苦情感。背景合唱像洶湧的波浪一般湧起又退下。

在傑克遜演唱的同時,舞臺上架起了一座由三段構件連接起來的巨大鋼橋。這一新增的表演環節之前只上演過一次,還是幾天前在首爾。增加這一環節的想法是希望表現不歸橋的寓意:難民們穿過橋樑走向安全自由的彼岸。他們都通過以後,傑克遜自己也跑上鋼橋。煙火在鋼橋兩邊爆炸,模擬戰鬥機從空中投擲炸彈的爆炸效果。與此同時,Slash在橋下如暴風驟雨般彈奏起吉他solo,進一步增強混亂感。



被煙霧吞沒的傑克遜跺腳怒吼,誰來告訴我為什麼!然後發生了讓人意料不到的情況。在一系列煙火爆炸過後,傑克遜所站的鋼橋中段突然移位、上升、然後又下落了近20從我站的角度,我看不到發生了什麼情況,所以我繼續演奏,音樂總監布拉德巴克瑟回憶道,但我能感覺到好像哪里有點兒不對勁,可是我還能聽到邁克爾在演唱。等到煙霧散去後,我才看到鋼橋垮塌了。81


傑克遜的化妝師卡倫菲說,當她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以後,她的心臟都停止跳動了跟平時排練和(韓國)最後一場演出不同的是,(鋼橋)到達最高點後並沒有停下來,她回憶道,而是傾斜下來,越來越快往下墜,而邁克爾緊緊抓著欄杆——還在演唱。我開始大喊,可在煙火爆炸、音樂和觀眾的呼喊聲中我甚至聽不到自己的聲音…… 從我們的位置看到邁克爾不見了……我無法想像那樣墜下去他如何能生還。82鋼橋轟地一聲砸到了舞臺前方的樂池中。83 讓人驚訝的是,墜下舞臺後雖然都快被震暈了,邁克爾卻仍然繼續他的表演。站在前方的觀眾都驚呆了,可多數人還以為那只是演出的一個環節。技術人員迅速跳下去查看傑克遜的情況,可還沒等他們夠到他,他就已經爬回舞臺。



我看到一隻胳膊伸出來,夠到舞臺地板,卡倫菲回憶說,然後一條瘦瘦的長腿,然後是另一隻胳膊,另一條腿……他上來了,回到舞臺中央,唱完了《地球之歌》的結尾!雖然心是放下來了,我卻還是驚訝得嘴巴都合不攏。84 演唱會組織人布裏頓瑞奇派翠克(Briton Rikki Patrick)後來試圖對意外事件作出解釋。我們認為一定是有一條鋼纜松脫了。情況的確很嚇人。觀眾嚇得大喊大哭。安保人員到處跑。對邁克爾來說一定是很恐怖的經歷。但他竟然還自己爬回了舞臺。他搖搖晃晃地走到我站的舞臺那一側,塌坐到一把椅子上。我可以看出來他非常痛,他的後腦勺還在出血。85 演出結束後,傑克遜被火速送往慕尼克工業大學附屬醫院。他的背部嚴重受傷,身體多處擦傷。可是被送往醫院之前,他不但堅持唱完了《地球之歌》,還堅持唱完了返場曲目你並不孤單。後來他說,他的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他父親的聲音在說邁克爾,不要讓觀眾失望!

從散架的鋼橋爬回舞臺後,煙霧圍繞著的傑克遜釋放出他最後的 呼喊。嗚~~嗚~~嗚~~
最後,隨著一束聚光燈照向他,被汗水浸透、精疲力竭的他面朝觀眾,伸開雙臂。
——————————————



或許這本已是演出的結尾。然而,在《歷史》巡演期間,傑克遜又在演出中增加了新的結束環節。就在煙塵散去的時刻,一輛坦克轟隆著駛上舞臺。軍鼓伴著讓人不安的弦樂在背景中奏響。坦克緩緩駛向觀眾,還沒等駛到跟前,傑克遜就跳到坦克前面,攔住它的的去向。他在表演公民反抗——用他自身和他的藝術來反抗代表強權和毀滅的強勢符號。這一姿態非常形象地象徵了《地球之歌》的意義和目的。

接下來,一名士兵從坦克頂爬出,然後用槍指著難民和傑克遜。觀眾們倒吸一口氣。士兵用槍直指傑克遜的頭,而傑克遜則平靜地與他對視。士兵受過專業的殺敵訓練,但現在,在這個決定性時刻,他猶豫了。

然後,從舞臺側面出現一名難民兒童。衣衫襤褸的兒童拿著一支花走向士兵。那是無比美麗
卻脆弱而短暫的生命的象徵。

士兵開始恢復理智。他放下手中的槍,摘下頭盔和護目鏡。看著孩子的眼睛,他慢慢跪下來,開始哭泣。他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變化和自己正在做什麼。
士兵與孩子擁抱,就像傑克遜與士兵擁抱一樣。這是救贖和治癒心靈的一幕。背景中,莊嚴的鋼琴瀑布般傾瀉而出,就如同夏日的雨幕。世界上或許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苦難與恐懼,然而在這裏,傑克遜向人們展示出,人間還有愛、美和音樂。他明白,他的歌曲無法改變所
有的一切,但至少可以為人們帶來一點希望。

在士兵、孩子和一群難民的圍繞下,他最後一次轉向觀眾,伸開雙臂,抬起頭仰視天空。

尾聲


邁克爾傑克遜期待《地球之歌》成為他倫敦《就是這樣》演唱會的壓軸之作。他甚至為這首歌構想出全新的概念,包括一段3D短片。儘管他未能看到構想最終成為現實,他的孩子們卻在2010年格萊美獎頒獎禮上為向他致敬的環節做開場白:他所有的歌曲都是要傳一個簡單的訊息,傑克遜的長子普林斯說道,那就是愛。我們的父親始終關注這個星球和人類的福祉……我們會繼續傳揚他的訊息,努力讓這世界更美好。《地球之歌》是傑克遜離世前排練的最後一首歌。



"我敬畏自然的奧秘與魔力。每次看到我們的世界竟然會發生這些事,我都會感到非常憤怒。我是說,比如每一秒鐘都會有一片足球場大小的亞馬遜雨林被毀壞,這種事讓我很難過。
這就是我為什麼寫這一類歌曲的原因。我希望能夠喚醒人們的意識,給人們一點希望。我熱愛這個星球。我熱愛森林。我熱愛樹木、樹葉的色彩和變化。我愛這一切,敬畏所有這一切。我真的感覺大自然在如此努力地彌補人類的過失。這個星球生病了,像發高燒一樣。如果我們現在還不解決問題,就再也無法回頭了。這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最後機會。就像一列脫軌的列車。時間到了的時候,就是這樣。人們總是說,哦,有人會照料這些的,政府會做的。他們?誰是他們?這要從我們開始。這是我們的責任。否則永遠也沒有人會去付諸行動。

——
邁克爾傑克遜,200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